[发明专利]一种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246.0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汪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远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马莹;肖鹂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海水 生态 循环 养殖 方法 及其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水质处理过程:
A在养殖池内进行初级处理:
在悬挂于养殖池内的网箱中投放养殖目标生物,
在养殖池底铺设生物活化砂层,
在养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用于吃掉砂层中的残饵、粪便;翻砂生物翻动砂层,以避免砂层缺氧、板结;
B在沉淀及生物净化池中,对来自所述养殖池经初级处理的水进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净化处理:
在沉淀池部分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来自养殖池的残余有机颗粒在此沉淀并进行生物分解,
在生物净化池部分设置生物石,及具有过滤、清理功能的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对经过物理沉淀的水流进一步过滤其中剩下的有机颗粒及营养物质,
在生物净化池末端,将处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养殖池;
全部所述处理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中:所述养殖目标生物,包括鱼、龙虾,
所述生物活化砂层由细珊瑚砂构成,厚度约5cm,
所述翻砂生物,包括海星、黑海参,
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包括黑海参、虾;
所述沉淀池部分:所述生物活化砂层由细珊瑚砂构成,厚度约5cm,
所述翻砂生物,包括海星、黑海参,
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包括东风螺;
所述生物净化池部分: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包括海胆、海参、鲍鱼,阳遂足、海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中:
所述生物活化砂层的细珊瑚砂,直径约1mm,
所述翻砂生物,海星,每平米约20只,
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虾每平米约10只;
所述作为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的黑海参,每平米约5只,
所述沉淀池部分:
所述生物活化砂层的细珊瑚砂,直径约1mm,
所述翻砂生物,海星,每平米约20只,
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东风螺每平米约100只;
所述作为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的黑海参,每平米约5只,
所述生物净化池部分:
所述生物石,每平米100kg,
所述次要养殖目标生物,海胆每平米约5只、海参每平米约5只、鲍鱼每平米约30只,阳遂足每平米约5只、海藻每平米约0.5kg。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珊瑚过滤处理过程,对经所述沉淀和生物净化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
所述珊瑚过滤池底铺设生物石,在生物石上培育次要目标生物–具有观赏价值的珊瑚软体,用以捕捉2微米–200微米的有机颗粒、细菌、寄生虫浮游体,珊瑚体内的共生藻吸收水中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经所述珊瑚过滤池处理的水,再分送至所述养殖池和所述沉淀和生物净化池,进行循环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石,每平米约50kg,
所述珊瑚软体,包括轴孔珊瑚、表孔珊瑚、软珊瑚。
6.一种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装置系统,包括如下水质处理装置:
A养殖池,对水质进行初级处理:
养殖池内悬挂网箱,箱中投放养殖目标生物,
养殖池底铺设生物活化砂层,
养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用于吃掉砂层中的残饵、粪便,翻砂生物翻动砂层,以避免砂层缺氧、板结;
B沉淀及生物净化池,包括沉淀池部分和生物净化池部分,对来自所述养殖池经初级处理的水进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净化处理:
在沉淀池部分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来自养殖池的残余有机颗粒在此沉淀并进行生物分解,
在生物净化池部分设置生物石,及具有过滤、清理功能的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对经过物理沉淀的水进一步过滤其中剩下的有机颗粒及营养物质,
在生物净化池末端,将处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养殖池;
全部所述装置系统设置于阳光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远,未经汪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PCB电路板表面贴装零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米管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