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546.0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卢传坚;杨霓芝;丘小惠;刘旭生;郑广娟;张靖;冯兵;徐文;徐鹏;朱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K31/7048;A61K31/704;A61K31/343;A61K31/352;A61P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慢性 肾小球 疾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的中药有效组分组合物。具体为中药黄芪、三七和丹参的有效组分配伍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而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免疫性疾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大多数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慢性肾脏病临床起病隐匿、病程绵长,具有进行性发展的倾向,患者多于2-3年或20-30年后出现肾衰竭。其发病起始于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沉积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给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同时又触发凝血系统产生肾小球免疫损伤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的沉积,基底膜增厚,影响管腔血流。【陈奇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1版:539.】。肾小球毛细管内压的增高,使毛细管壁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加速了肾小球结构损害,促使肾小球硬化。【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九版:1555-1556.】。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蛋白尿不仅反映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或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肾纤维化或硬化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特征,终至肾功能衰竭【Brenner BM.The Kidney.6th ed Philadelphia:Saundem Company.1999:2219-52.】。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尽量减少尿蛋白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肾小球硬化或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以及肾功能下降的进展速度。
慢性肾脏病病理类型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胡忠仪,陈以平,查平,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型 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中医杂志,1992,33(1):41—43.】。重复活检证实系膜增生性肾炎可继发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九版:1549-1556.】。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治疗疗效首先取决于肾脏病理改变轻重,有否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无FSGS者长期预后好,而有FSGS者10年存活率明显下降【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3版:1020-1021.】。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FSGS)在国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可占10%~15%。【陈奇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1版:566.】。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蛋白尿呈非选择性,反映了肾小球毛细管壁局部的结构损害。诊断依赖于肾活检,间质炎性浸润,肾小管萎缩和局灶性纤维化常见。【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九版:1550.】。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公认的FSGS的治疗方案,治疗上仍颇为棘手。FSGS对激素治疗多不敏感,据报道其对足量激素治疗无效率高达60%以上。【谢席胜,樊均明.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循证治疗,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9(6):252-253.】。FSGS预后较差,慢性肾衰竭为此类患者的最后转归。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肾病缺乏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主要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针对感染、高血压积极给予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激素、细胞毒性药物、非激素抗炎药目前仍未证明有确切疗效,长期应用具有反复性及较严重的副作用,如导致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因此,研究开发治疗或延缓慢性肾炎进展,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仍然是国内外医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该病现代医学还无特效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