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水质监测仪远程质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2729.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耿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炜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水质 监测 远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监测仪远程控制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线水质监测仪远程质控系统。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环保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实时监测监控自然水体和污染源排放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掌握水体水质状况,对于我国实施的排污总量控制管理、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自控技术为核心的COD在线自动监测技术既可以减少人力、降低测定偶然误差,又可及时快速反馈数据,在现今的环保监测中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现有技术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
1、我国现有的水质监测站点主要是采用委托运营公司进行水站运营的工作方式(又称“第三方运营模式”),目前发现第三方运营存在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监测数据失真,而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缺乏实时有效的监管手段。
2、水质监测仪对不同季度、不同水质的测量线性度是个变化量,而现有在线水质监测仪中的线性系数是靠人工输入设定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远程修正。
3、由于水质监测仪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仪器故障以及污染企业偷排偷放造成的河流水质剧烈变化等诸多原因,使得水站的监测数据存在有不稳定因素。并且,应对突发性的超标监测数据,除了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确认以外,没有其他有效的质控方法。对于仪器故障,也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判断故障原因。
4、水站上使用的水质监测仪要求定期进行比对校准,而水站的位置偏远分散,一次标校工作往往需要数天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线水质监测仪远程质控系统,以解决对在线水质监测仪不能进行远程监控和标校的问题,以对水质在线监测数据提供有效的质控手段,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有力的监管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在线水质监测仪远程质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对水站的水质监测仪进行标校的标校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标校系统通过网络连接,以下传控制指令和上传检测数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库&Web服务器和客户端;
所述标校系统包括:用于向水质监测仪提供标校用的标准液体和纯水的标液系统,以及控制所述标液系统工作的工控机;
所述标液系统包括第一注射泵、第二注射泵、存放不同浓度标准液体的若干标液容器、一个存放纯水的纯水容器、一个收集冲洗管路液体的废液容器和一个待测溶液容器;所述第一注射泵用于吸取某一所述标液容器中的标液或所述纯水容器中的纯水,并注入所述待测溶液容器中;所述第二注射泵用于排空所述待测溶液容器内的残留液体,以使每次注入所述待测溶液容器中的液体更纯;在所述待测溶液容器中插接有为水质监测仪提供标液的抽液管。
所述标液系统中的所述第一注射泵通过连通管和四通分接三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通过通路组合和连通管分别与所述标液容器和所述纯水容器相接,第二支路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废液容器相接,第三支路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待测溶液容器相接;所述第二注射泵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待测溶液容器相接,所述第二注射泵通过旁通管与所述第二支路的连通管相接;在连接各盛液容器的连通管上以及在所述抽液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第一注射、所述第二注射泵和所述各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接受所述工控机的控制。
在所述标液容器、所述纯水容器、所述废液容器和所述待测溶液容器上分别设置有液位计。
所述标液容器有1-6个。
在所述标校系统中设置有UPS电源,以实现不间断供电,保证连续工作。
本发明质控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在水质监测中心站或是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所述控制系统的数据库&Web服务器是在Web服务器中设有在线监控网站,并在后台设计支撑数据库。工作人员通过客户端访问Web服务器,以查看、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本发明质控系统中的标校系统设置在每一个水质监测站内。标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水质监测站中的水质监测仪提供标定用的标液或纯水,并控制水质监测仪进行水样检测、仪器标校或检测结果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对设置在各水质监测站中的标校系统和水质监测仪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本发明质控系统同时还具备实时监控、实时数据分析/记录、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报表/曲线的生成以及监测仪器线性校准等多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炜,未经耿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