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虾类幼体灯光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810.0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蒋玫;李磊;吴庆元;牛俊翔;王云龙;沈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2 | 分类号: | A01K6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幼体 灯光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浅水区虾类幼体捕捉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虾类幼体灯光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水产渔业科学研究领域内,对于小型虾类幼体实验生物在水体采捕的过程,多使用手抄网或自制的搬罾等简易网具装置进行。由于材质和设计的限制,这些装置网兜容量小,周边无遮挡闭合结构,且无法在水体中隐蔽,往往在捕捉过程中由于水体的扰动,而造成虾类快速蹦跳逃脱,使得捕获成功率较低。尤其是虾类幼体生活习性地特点,白天多栖息于水体的底部,所以在白天的捕捉成功率很低,通常都在夜晚进行。因为虾类幼体具有趋光性,捕捉时往往借助手电筒光照进行,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且由于使用上述网具在水体中来回频繁地抄动,容易在捕捉过程中造成对虾类幼体的损伤,从而影响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并且长时间的频繁操作手抄网或自制的搬罾等简易网,容易造成网体破损,装置的重复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虾类幼体灯光诱捕装置,提高诱捕虾类幼体的成功率,同时保证虾类幼体的体表不受损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简易虾类幼体灯光诱捕装置,包括捕获箱和发光带,所述捕获箱大体成圆柱体,所述捕获箱底部大体成圆锥形,所述捕获箱上部开口处较大,所述捕获箱内装有发光带,所述捕获箱底部中心位置开有释放孔,所述捕获箱下释放孔带有向外的翻边,所述释放孔上装有可拆卸的封闭盖,所述获箱上部开口处装有半球形封网罩,所述半球形封网罩的形状与捕获箱相配,所述半球形封网罩与捕获箱成铰链连接,所述半球形封网罩与捕获箱之间铰链连接以捕获箱的端面轴线为旋转轴,所述半球形封网罩上连接拉绳,所述拉绳安装在升缩杆一端的滑轮上,所述拉绳另一端穿过滑轮连接在升缩杆另一端的绕线器上。
所述半球形封网罩由内部网罩和外部网罩组成,所述内部网罩的形状是一个1/4球面,所述内部网罩的内径与捕获箱外径相配,所述内部网罩与捕获箱成铰链连接,所述外部网罩的形状是一个1/4球面,所述外部网罩的内径与内部网罩的外径相配,所述外部网罩与捕获箱成铰链连接,所述内部网罩与捕获箱成铰链连接、外部网罩与捕获箱成铰链连接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发光带上装有均布的LED灯。
所述捕获箱外径为400毫米、高30毫米,所述内部网罩内径为400毫米、外径为406毫米,所述外部网罩内径为406毫米、外径为410毫米,所述发光带195毫米,宽40毫米,厚度为20毫米,所述捕获箱底部安装孔内径32毫米,释放孔尺寸为孔径97毫米,释放孔的翻边高50毫米、厚1.5毫米。
所述捕获箱和半球形封网罩以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简易虾类幼体灯光诱捕装置由活动伸缩拉杆悬吊一个有机玻璃材质的半球体状诱捕箱体组成。活动伸缩拉杆由一个滑轮控制拉杆的长度。有机玻璃诱捕箱体顶部设置两个半球状网罩,两个半球状网罩边缘中央各设置一个控制线孔,通过调节穿过控制线孔的控制绳索长度用以控制两个半球状网罩的开关闭合。两个半球网罩上的控制绳索连接到伸缩杆上,通过伸缩杆实现直接调节控制绳索的长度。当装置放入水体中时,通过松弛控制绳索使得两个半球状网罩打开;当虾类幼体进入半球状诱捕箱体内,通过收紧控制绳索使得开启的半球状网罩迅速闭合,防止虾类幼体逃脱。诱捕箱体周边及底部用黑色防水涂料涂抹均匀不透光。诱捕箱体中间设置一排由LED灯管组成的发光带,发光带外设置一块防水有机玻璃罩,LED灯管下部内嵌可充电的蓄电池。半球状诱捕箱体底部中央为一个环形凸台底座,凸台中央设置一个释放孔,连接可拆卸密封出口塞,可将箱体中捕获的虾类幼体释放出来。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水体中隐蔽性强,能使虾类幼体在装置中LED灯光的照射下,趋光性地自动而快速地钻入诱捕装置中从而成功被捕获。且在诱捕过程中,虾类幼体不与外界物体造成碰擦。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