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643.2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辉;程仁举;李成秀;陈炳炎;罗惠华;刘飞燕;汪彤云;余涛;赵朝辉;陈平;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1/02;B03D10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矿 常温 浮选 捕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磷矿浮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矿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资源,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国家稳定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胶磷矿占磷矿总储量的85%,且大部分为中低品位矿石,除少数富矿可以直接作为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原料外,绝大部分磷矿必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肥生产要求。因此,胶磷矿的选矿在磷矿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大部分胶磷矿中有用矿物粒度细,矿物嵌布关系复杂,有害杂质含量高,泥质多,不易解离,且同时含有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因此浮选难度较大,选矿工艺复杂。常规的正浮选捕收剂选矿性能差、低温浮选效率低,选择性不佳,难以有效脱除矿浆中的硅酸盐矿物,往往需要进行矿浆加温浮选,而加温势必造成选矿成本的直线上升。因此,配合磷矿选矿工艺的常温正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开发意义重大。
目前,也有一些已经研发出来的适合正浮选的捕收剂,例如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2029226A,公开日为2011年4月27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公开记载了一种胶磷矿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该捕收剂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物质组成:55-75%的混合氧肟酸、24-44%的C18的不饱和脂肪酸、和1-3%的OP-10;所述混合氧肟酸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椰子油和棕榈油按照质量比2∶1~2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油,再将所述混合油加热至熔化,维持所述温度向所述混合油中加入羟胺、NaOH或KO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得到的产物进行酸化分离,得到所述混合氧肟酸。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和聚合木质素磺酸盐为抑制剂,以及本发明提供的捕收剂可实现常温(25-35℃)下对低品位胶磷矿的正浮选。但该捕收剂低温浮选效果不佳,且药剂价格昂贵,导致选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收能力强,选择性好,对温度适应性强的胶磷矿正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配比如下的成分:脂肪酸 95-100份,氢氧化钠10-1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3-8份,聚氧乙烯醚5-10份,松醇油1-3份。
上述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按重量比称量如下成分:脂肪酸 95-100份,氢氧化钠10-1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3-8份,聚氧乙烯醚5-10份,松醇油1-3份;
步骤2,合成:将步骤1称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醚、松醇油加入水进行加热搅拌,得到一种表面活性剂;
步骤3,皂化:将脂肪酸进行皂化反应,获得皂化脂肪酸;
步骤4,复配: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活性剂与步骤3得到的皂化脂肪酸按一定比例复配,搅拌均匀,得到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
该方法中所用的脂肪酸包括油酸C18:130-60%、亚油酸C18:210-40%、亚麻酸C18:310-20%、软脂酸C16和硬脂酸C18:00-10%。
该方法步骤2中进行加热搅拌的成分的重量份为:十二烷基磺酸钠3-8份、聚氧乙烯醚5-10份、松醇油1-3份和水15-30份,加热的温度为80℃-95℃,搅拌时间为20-30min。
该方法步骤3中是将脂肪酸95-100份、氢氧化钠10-15份加入水进行皂化反应,水的重量是脂肪酸重量的10倍,反应温度75℃-95℃,皂化反应时间20-30 min。
该方法步骤4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酸皂复配的质量比为5%-15%,搅拌时间10-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胶磷矿常温正浮选捕收剂属于脂肪酸的复配改性产品。在该捕收剂中,通过皂化反应及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幅提高捕收剂的溶解性、选择性、捕收性和耐低温性,实现胶磷矿的常温正浮选。此外,该捕收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较好,药剂本身对人体、环境的不利影响小,配制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