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阳极泥中分离提纯二氧化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886.1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王文军;郭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泥 分离 提纯 二氧化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火湿法结合的分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火湿法结合分离提纯在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二氧化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二氧化锰是其主要成分,其含量可高达60%以上。湿法炼锌厂在处理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时,主要是将其返回锌浸工序,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利用锰氧化物的氧化性,在浸出硫化锌矿时有利于提高其浸出率;二、通过除去浸出液中的铁来提高最后电解锌的质量;三、能使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的固态锰氧化物还原为液态形式为主的硫酸锰溶液,在硫酸锰溶液进入电解工序后,能较好的保护铅银合金阳极,对减缓铅银合金阳极的腐蚀速率和延长铅银合金阳极的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很多锌冶炼厂的锌矿原料中氟氯含量较高,它会加快铅银合金阳极的腐蚀速率,这对保护铅银合金阳极非常不利。近年来,随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价值不断提高,回收利用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的铅和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纵观国内外对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的处理,人们对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二氧化锰的回收利用及铅银富集的研究较少。据文献、专利报道,王淼生等人利用褐煤做还原剂,通过焙烧将二氧化锰还原为二价锰,焙烧后加入硫酸中浸出锰,铅银等化合物留在了渣中,实现了锰和铅银的分离;廖云军等人利用硫化锌作还原剂还原浸出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的锰;向平、肖功明等人在硫酸溶液中用硫化铅做为还原剂还原浸出二氧化锰,铅银等金属及化合物留在了渣中,实现了锰和阳极泥的分离。但是这些研究的均表现出工艺复杂、所使用的原理价格比较昂贵,从而导致很难在工业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火湿法结合处理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的方法,实现分离提纯二氧化锰,同时使阳极泥中铅银有效富集。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从阳极泥中分离提纯二氧化锰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将阳极泥进行水洗,再经过滤、烘干和球磨;
(2)按氢氧化钠与阳极泥的质量比为3~5:1,将步骤(1)所得的阳极泥与氢氧化钠混合均匀,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在400~700℃的常压条件下对混合物进行焙烧2~4小时,使阳极泥中的二氧化锰氧化为六价可溶性的锰酸盐;
(3)按固液比为5:1,将步骤(2)焙烧后的混合物在水中溶解,使金属锰以锰酸根离子的形式溶于水中,而铅银等金属及化合物不溶于水,再经渣液分离,然后调整滤液的pH值至8~11,再次过滤得滤液;
(4)按甲醛与阳极泥的质量比为2~4:1,在步骤(3)所得滤液中加入还原剂甲醛,将溶于水的六价锰酸根还原成四价不溶性的二氧化锰;
(5)将步骤(4)所得的二氧化锰经水洗、过滤、烘干、磨粉,即实现从阳极泥中分离提纯二氧化锰。
所述步骤(1)中的水洗是用水冲洗掉阳极泥中的硫酸锌、硫酸等可溶物。
所述步骤(1)中的球磨是将烘干后的阳极泥球磨至粒径为12~18微米的粉体。
所述步骤(3)中调整滤液的pH值是利用稀硝酸调节pH值。
本发明的原理是:
第一步:阳极泥的前处理;
在锌电积过程产生的阳极泥中,夹带着可溶性的硫酸、硫酸锌等物,故在提纯二氧化锰时要首先进行前处理,即对可溶性的硫酸、硫酸锌等物进行搅拌水洗。通过搅拌水洗,可控制阳极泥中的硫酸、硫酸锌等物含量小于0.3%,水洗过程的洗液可返回电解锌系统中,既满足电解锌材料的需要,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再将水洗后的阳极泥中通过过滤、烘干、粉碎,即得到粒径较小的阳极泥粉体。
第二步:氧化二氧化锰;
化学反应方程式:
阳极泥焙烧时,氢氧化钠提供碱性环境,再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在高温常压下使阳极泥中的二氧化锰氧化为锰酸根离子,而铅银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焙烧后仍然主要以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反应中以氢氧化钠和空气中氧气作为原料,有着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不带入干扰元素等优点,整个焙烧过程不产生污染气体,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中氢氧化钠的用量为上述反应式中理论值的3~5倍,原因在于在高温下一部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消耗掉部分碱,且在后续溶液还原过程中要提供碱性环境,故要求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为理论值的3~5倍。
第三步:渣液分离;
该过程原理为:经氧化后的二氧化锰以锰酸根形式存在,极易溶于水,而其它成分均不溶于水,利用其各自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实现锰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