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模式识别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606.6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宁;刘焕云;何迪;涂尚斌;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模式识别 目标 自适应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目标跟踪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仿生模式识别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可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系统和视频监控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标跟踪即依据事先给定的目标模板的某些特征如灰度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边缘特征等,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在待跟踪视频图像中搜索目标,确定目标在视频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现有的模式识别方法有模板匹配方法、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等传统模式识别方法。
天津工业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目标跟踪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529681.2,公开号CN102004898A)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将模板匹配方法的平移不变性与圆形模板的旋转不变形相结合,在目标发生较小变化时可以精确跟踪到目标。该方法仍存在的不足是对目标的学习能力不足,在目标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稳定跟踪的鲁棒性较差。
上海交通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目标精确跟踪方法”(专利申请号02112061.7,公开号CN1382997)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目标精确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训练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调整系统的方法以适应目标的运动变化,对各种运动状态的机动目标具有良好自适应跟踪能力。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是基于分类划分的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必须对多种不同状态的训练样本进行学习,产生划分的最优分界面才能完成对目标的精确识别,因此对训练样本的多样性要求较高。
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在目标跟踪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不具有学习能力的传统模式识别方法,例如模板匹配方法,在目标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鲁棒性较差;二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传统模式识别方法,例如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必须对多种状态的训练样本进行学习,以产生划分的最优分界面,因此对训练样本的多样性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在目标跟踪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仿生模式识别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通过对训练样本集中的训练样本进行覆盖式训练,提高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减少对训练样本多样性的依赖。
实现本发明的思路是:从训练样本集中提取训练样本特征,建立超香肠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使用欧式距离度量法则在搜索区域内搜索目标,计算超香肠神经网络中扩展样本与搜索区域中测试样本之间的欧式距离,采用最小距离法获得目标位置,将目标位置在超香肠神经网络中的编号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获得目标尺寸,从而实现目标的自适应跟踪。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如下:
(1)输入一段视频,采用隔帧抽取的方式选择n帧图像,以每帧图像中目标区域为中心截取训练样本,得到n个训练样本,分别将其编号为1,2,...,n,组成训练样本集;
(2)从训练样本集中提取训练样本特征,其特征包括:训练样本编号特征、训练样本灰度特征和训练样本目标尺寸特征;
(3)建立超香肠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
3a)设定覆盖参数α=0.05,覆盖间隔k=1/α,径向基函数个数m=10;
3b)采用向量化方法和标准化方法对训练样本灰度特征进行预处理,并按照覆盖参数α进行加权训练,得到扩展训练样本,将所有扩展训练样本组合形成超香肠神经网络H,再将超香肠神经网络H中所有的扩展样本依次编号作为超香肠神经网络编号特征;
3c)依据覆盖间隔k更新训练样本编号特征,将更新后的训练样本编号特征与训练样本目标尺寸特征一起输入到具有m个互相连接的径向基函数R内进行训练,获得径向基神经网络W;
(4)使用欧式距离度量法则在搜索区域内搜索目标:
4a)输入一帧视频图像作为搜索区域;
4b)在搜索区域内,逐像素选择与训练样本集中训练样本同尺寸的区域作为候选区域,提取候选区域灰度特征,按照步骤3b)的方法对候选区域灰度特征进行预处理后得到测试样本,计算测试样本与超香肠神经网络H中所有扩展样本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一组超香肠距离;
4c)记录搜索区域内每一候选区域的最小超香肠距离,得到搜索区域距离,记录最小超香肠距离在超香肠编号特征中的编号,得到搜索区域编号;
(5)取搜索区域距离中具有最小距离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6)取得搜索区域编号中目标位置处的编号,输入到径向基神经网络W,得到目标尺寸;
(7)在输入的该帧视频图像中标记出目标位置和目标尺寸,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视频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并网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测试的能量回馈循环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