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部件用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205.6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彰;高桥谦一;藤井充史;河村徹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华尔卡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F16J15/06;H01M8/02;H01M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部件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板部件用密封件,这种密封件譬如用于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等薄板部件、以及滤波器(filter)等薄板部件之间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燃料电池等二次电池采用图19所示的结构.
图19是示意地表示现有燃料电池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19所示,燃料电池100具有正极电极(空气极)102和负极电极(燃料极)104,在这些正极电极102和负极电极104之间配置了能让离子通过的电解质106。
另外,如图19中A部的放大图、即图20(A)所示,该正极电极102由碳精电极102a和白金催化剂102b构成。同样地,如图19中B部的放大图、即图20(B)所示,负极电极104由碳精电极104a和白金催化剂104b构成。
而且正极电极102和负极电极104具有让气体通过的结构,能够使反应所需的氧气和氢气通过其中。
并且,在正极电极102的外侧配置了正极电极用隔离板108,在该正极电极用隔离板108的面对正极电极102的一侧形成了用于向正极电极102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用槽108a。
另一方面,在负极电极104的外侧配置了负极电极用隔离板110,在该负极电极用隔离板110的面对负极电极104的一侧形成了用于向负极电极104供给氧气的氧气供给用槽110a。
用这些正极电极用隔离板108、正极电极102、电解质106、负极电极104以及负极电极用隔离板110构成了电池单元112。
如图21所示,通过将多个这样的电池单元112层叠后形成层叠结构来构成燃料电池100。
而为了防止电解质106内的电解液、在正极电极用隔离板108的空气供给用槽108a中流动的空气、以及在负极电极用隔离板110的氧气供给用槽110a中流动的氧气向外泄漏,要用密封件将电池单元112之间密封。
关于这种密封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682244号公报)中提出了在电池单元框架与电池单元之间配置密封件的密封结构。
即,专利文献1是在上下的各电池单元框架的两面上形成内侧密封槽和外侧密封槽,共计四个密封槽,并且在这些密封槽中安装由共计四个O型环构成的密封件。即,在上下的电池单元框架上共计八个密封槽中安装共计八个密封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682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采用这种传统的密封结构,必须在各个电池单元框架上形成内侧密封槽和外侧密封槽共计四个密封槽,这样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制造工序繁琐,成本较高。
而且需要共计四个密封件,零件数量多,同时必须一边将这些密封件安装到密封槽中,一边用电池单元框架夹持着电池单元进行组装来构成电池单元框架夹持体,非常麻烦,费时费力。
还有,由于要在电池单元框架的两面上形成内侧密封槽和外侧密封槽共计四个密封槽,因此电池单元框架的厚度会增厚,会导致燃料电池自身大型化且重量增加。
而一旦电池单元框架的厚度如上述那样增厚,电池单元框架夹持体的层叠片数就会减少,导致电池容量低下。
本发明鉴于这种现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其能够用更薄且数量较少的密封件将薄板部件之间有效地密封,能够使使用这种密封件的装置自身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容易组装,还能够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在用于例如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等薄板部件时,无需如目前那样形成密封槽,密封性良好,能够实现装置自身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容易组装,还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增加电池单元的层叠片数,能提高电池容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传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薄板部件用密封件是用来将薄板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薄板部件用密封件,其特征是,包括:侧部密封本体部,该侧部密封本体部配置于上述薄板部件的侧部;以及一对脚密封部,该一对脚密封部从上述侧部密封本体部分支成双叉状,并且分别配置在上述薄板部件的正反两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分支成双叉状且分别配置在薄板部件的正反两面上的一对脚密封部,能够将薄板部件的正反两面与对方部件之间加以密封,例如在将薄板部件层叠的场合,就能将薄板部件之间加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华尔卡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华尔卡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断热外开窗的外框结构
- 下一篇:门框勾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