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综连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680.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军;胡广;吕伯洪;赵森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9/06 | 分类号: | D03C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机综框传动机构领域,尤其与一种提综连杆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宽幅织机上的提综连杆机构,包括由凸轮摆臂驱动的短连杆和连接短连杆与综框的提综连杆机构,所述提综连杆机构由固定在综框两端的竖连杆、连接在竖连杆上的提综片和连接两提综片的连杆组成,其中一提综片通过短连杆与凸轮摆臂连接。使用时,凸轮摆臂按预设的凸轮曲线规律摆动,通过短连杆带动提综连杆机构运动,使综框作上下开口运动。在综框运动过程中,经纱对综框的作用力始终与综框运动方向相反。由于综框两端通过竖连杆连接支撑受力作升降运动,综框在经纱和竖连杆的共同作用下易变形,造成经纱织口的开口不清晰,产生错花;综框所受外力和加速度过大,为避免产生较大冲击振动,车速只能开到200-300转/分。当综框往上运动时,综框受力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间部位所受力矩最大,长时间连续运动后,综框中间部位易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提综连杆机构的综框运动不稳定,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综框支撑更稳固,工作时所受外力更小,且不易产生振动和变形的提综连杆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综连杆机构,包括由凸轮摆臂驱动的短连杆和连接短连杆与综框的提综连杆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设在综框顶部相互平行的多个竖连杆,竖连杆等距间隔,竖连杆两端分别与提综片和综框连接,短连杆与综框任一端部一侧的提综片连接,其余提综片连接于同一横连杆上,横连杆上连接有两个竖连杆,所述横连杆和综框端部一侧的提综片之间连有长连杆。通过设置多个竖连杆,对综框支撑更稳固,综框工作时所受外力显著减小,避免应力集中于综框某一位置,且不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应用该连杆机构的织机车速可提高到200-500转/分。其中,凸轮摆臂运动通过常规方式实现。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改变提综连杆机构结构,在综框上设置多个竖连杆,同时带动综框工作,运动更稳定,较之现有提综连杆机构,综框工作时受力显著减小,且不易产生振动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提综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综框运动受力分布图。
图3:图2对应力矩分布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图4所示综框运动受力分布图。
图6:图5对应力矩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上下升降运动的综框3,一个凸轮摆臂1驱动的短连杆2,所述综框和短连杆之间连接有提综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三个设在综框顶部相互平行的竖连杆4,各竖连杆等距间隔,竖连杆两端分别与提综片5和综框3连接,短连杆2与综框右端的提综片连接,其余两个提综片连接在同一横连杆6上,横连杆上连接有两个竖连杆,所述综框右端的提综片和与其相邻提综片之间设有长连杆7相连。综框工作时,凸轮摆臂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短连杆随之带动综框右端的提综片一起上下运动,连接在该提综片上长连杆带动相邻提综片,通过横连杆的连动使另两个提综片一起运动,在三个提综片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与之相连的竖连杆抬起或放下综框,实现综框升降工作。受力分析如图5、6所示,综框各处受力均明显减小,最大力矩也随之减小,不再位于综框中间位置,长时间运行后也不易疲劳断裂;综框由三个竖连杆带动升降,不易变形,上下运动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