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664.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04;B32B15/20;B32B27/06;B32B27/08;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阻隔 防潮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
目前,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精密复杂,在流通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静电和水蒸气分子的损害,轻者使得电子元件的电参数飘移、寿命缩短,重者使元器件完全失效。
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耐压降低,线路面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成为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同时大量的塑料制品等高绝缘材料的普遍应用,导致产生静电的机会大增。日常生活中如走动,空气流动,搬运等都能产生静电。人们一般认为只有CMOS类的芯片纔对静电敏感,实际上,集成度高的元器件电路都很敏感。
静电对电子组件的影响 1. 静电吸附灰尘,改变线路间的阻抗,影响产品的功能与寿命。 2. 因电场或电流破坏组件的绝缘或导体,使组件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3. 因瞬间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组件受伤,仍能工作,寿命受损。
静电损伤的特点: 1.隐蔽性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除非发生静电放电,但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能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KV。 2.潜伏性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后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多次累加放电会给器件造成内伤而形成隐患,而且增加了器件对静电的敏感性。已产生的问题并无任何方法可治愈。 3.随机性电子组件什么情况下会遭受到静电破坏呢?可以这么说,从一个组件生产后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由于静电的产生和放电都是瞬间发生的,及难预测和防护。 4.复杂性静电放电损伤分板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要求较复杂的技术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误把静
电损伤失效当作其它失效,这是对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咎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的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0007] 5.严重性ESD问题表面上看来只影响了制成品的用家,但实际上亦影响了各层次的制造商,如:保用费、维修及公司的声誉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由防静电薄膜制成的防静电防潮袋,该薄膜包括主体层、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外侧的防静电外层和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内侧的防静电内层。其中的主体层通常为三层复合结构,外面两层分别是双向拉伸流延聚丙烯层、金属层,第三层为PE强化聚乙烯层。由于内外防静电层的存在,该包装袋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损害,同时通过中间层的设置,具有防潮或避光或阻隔的功能,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上述防静电 防潮膜制成的防静电防潮袋的热封性和阻隔性较差,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包括主体层以及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外侧的防静电外层和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内侧的防静电内层所述主体层为5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丙烯层、金属层、阻隔层、聚酯层、聚乙烯层。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聚丙烯层为双向拉伸流延聚丙烯层。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金属层为铝箔。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聚乙烯层为强化聚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大幅提高了其热封性和阻隔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阻隔防潮薄膜,包括主体层以及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外侧的防静电外层1和固定连接于主体层内侧的防静电内层7,所述主体层为5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丙烯层2、金属层3、阻隔层4、聚酯层5、聚乙烯层6。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聚丙烯层2为双向拉伸流延聚丙烯层。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金属层3为铝箔。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聚乙烯层6为强化聚乙烯层。
双向拉伸流延聚丙烯层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刮防雾型玻璃窗用贴膜
- 下一篇:压盒滑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