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煲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966.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焕钊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尤其是指电饭煲煲盖和煲体能够随时安装和拆卸的新型智能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饭煲一般包括煲盖和煲体,在煲盖和煲体之间通常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使煲盖能够翻转90度来打开或盖上,但是,这种情况下的煲盖和煲体之间是不能自由拆卸的。而人们在日常煲饭、煲粥等操作时,在煲盖上都会沾上一些溢出物,从而容易弄脏煲盖,如果不及时清洗的话,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会发出难闻的味道,甚至在下一次烹饪食物时对食物造成污染,但由于电饭煲的煲体和煲盖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当前的电饭煲在清洗煲盖时非常不方便,而且难以清洗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的新型智能煲。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智能煲,包括有煲体、煲盖、内胆、和设在煲体内的发热盘,在所述煲盖一侧的盖耳下方设有摆动轴,在所述的煲体上部设有用来放置该摆动轴的开口槽,在所述开口槽两侧设有用来承托摆动轴并供其在槽中摆动的承托块,在所述开口槽向外的侧壁上开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来勾扣在位于开口槽中的摆动轴上的限位弯扣;所述的限位弯扣由解锁件解除对摆动轴的锁定。
在对上述一种新型智能煲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煲盖内设有盖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摆动轴在对应承托块的两端套有导电环;所述的承托块为导体;所述盖内温度传感器的两端分别通过煲盖内导线与摆动轴上的两导电环连接;在所述开口槽中的两承托块分别通过煲体内导线与设置在煲体内的控制器连接。
在对上述一种新型智能煲的改进方案中,在承托块上端是跟导电环相匹配的弧形口;在所述的开口槽槽底设有与承托块连接的导电弹片,所述的导电弹片上端与落入到开口槽内的摆动轴两端的导电环相接触。
在对上述一种新型智能煲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煲体上方两侧设有两个煲耳,所述的开口槽和解锁件设在其中一煲耳上。
在对上述一种新型智能煲的改进方案中,在设有开口槽的那个煲耳内设有使复位后的限位弯扣扣在该开口槽上端的弹性复位件。
在对上述一种新型智能煲的改进方案中,在设有开口槽的那个煲耳内设有使复位后的限位弯扣扣在该开口槽上端的弹性复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将煲盖的摆动轴放置在煲体上端外侧的开口槽中并由开口槽一侧的限位弯扣勾在开口槽上端来锁定摆动轴,再通过操作解锁件来使限位弯扣解除对摆动轴的锁定来使煲盖、煲体分开,这样就可以完全取出煲盖来清洗或纯粹用煲体来作为火锅等其它用途,既使煲盖的清洗更加容易和更加干净,不会在下一次烹饪食物时对食物造成污染,又使到在单独使用煲体时更加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使煲盖和煲体之间的拆装非常简单和方便,以利于对煲盖的清洗和丰富电饭煲的用途。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打开状态);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煲体和煲盖的组合示意图一;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煲体和煲盖的组合示意图二;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 A-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 A-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6 B-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6 B-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智能煲,如图1至10所示,包括有煲体10、煲盖20、内胆,和设在煲体10内的发热盘,在所述煲盖20一侧的盖耳21下方设有摆动轴40,在所述的煲体10上部设有用来放置该摆动轴40的开口槽50,在所述开口槽50两侧设有用来承托摆动轴40并供其在槽中旋转的承托块52,在所述的开口槽50向外的侧壁上开有安装槽51,在所述安装槽51内设有用来勾扣在位于开口槽50中的摆动轴40上的限位弯扣60,以防止摆动轴脱出开口槽50,所述的限位弯扣60由解锁件70解除对摆动轴40的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焕钊,未经李焕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