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冻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704.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池宫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制冷装置的冷冻集装箱。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通过陆运或海运运输的冷冻集装箱已为人所知,在该冷冻集装箱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设置有用来对集装箱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有对呈一端开放的箱状的集装箱的开放端进行封闭的壳体,在该壳体上设置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制冷部件。制冷装置的壳体通过使库外壳体和库内壳体夹着绝热材料重叠而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418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冷冻集装箱的组装方法,一般利用将处于在壳体上已安装好压缩机等制冷部件的状态的制冷装置安装在集装箱的开放端的方法。还有,最近也利用下述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将壳体中的库外壳体固定在集装箱的开放端,再在集装箱内安装库内壳体,然后将起泡剂注入库外壳体和库内壳体之间,最后安装压缩机等制冷部件。
当利用上述方法中的后者时,若库内壳体是由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一体成形的部件,就较大且较重,因而非常难以在集装箱内进行库内壳体的安装作业。于是,想到利用下述方法,即:对库内壳体进行分割或使库内壳体的板厚较薄,在集装箱内进行安装。然而,在该情况下,壳体的强度会下降,壳体会在振动载荷(racking load)(参照图6(A)和图6(B))的作用下和末端载荷(end load)的作用下变形,该振动载荷 在海运时由于船只的横向摇晃而产生,该末端载荷在陆运时由于车辆的紧急刹车等而产生。该壳体的变形是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即使对库内壳体进行分割或使库内壳体的板厚较薄,也防止壳体在振动载荷的作用下和末端载荷的作用下变形。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以下述冷冻集装箱为对象,该冷冻集装箱包括集装箱主体5和制冷装置10,该集装箱主体5呈前侧的一端开放的箱状,该制冷装置10具有库外壳体12和库内壳体13,并对所述集装箱主体5的内部进行冷却,该库外壳体12和该库内壳体1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设置,并封闭所述集装箱主体5的开口端,在所述库外壳体12和所述库内壳体13之间设置有加强部件15、16、17,该加强部件15、16、17设置为与所述库外壳体12和所述库内壳体13接触的状态,并防止所述库外壳体12和所述库内壳体13在振动载荷的作用下和末端载荷的作用下变形,该振动载荷在海运时从所述集装箱主体5的前方来看沿左右方向作用于所述库外壳体12和所述库内壳体13上,该末端载荷在陆运时朝向所述集装箱主体5的前方作用于所述库外壳体12和所述库内壳体13上。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因为防止库外壳体12和库内壳体13在振动载荷的作用下和末端载荷的作用下变形的加强部件15、16、17设置在库外壳体12和库内壳体13之间,所以库外壳体12和库内壳体13不会在上述载荷的作用下变形。
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强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库外壳体12及所述库内壳体13的上部的用来承受振动载荷的加强部件15、16、和设置在所述库外壳体12及所述库内壳体13的下部的用来承受末端载荷的加强部件17。
振动载荷作用于库外壳体12及库内壳体13的上部(参照图6(A)和图6(B)),末端载荷作用于库外壳体12及库内壳体13的下部(参照图7)。于是,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将用来承受振动载荷的加强部 件15、16设置在库外壳体12及库内壳体13的上部,并将用来承受末端载荷的加强部件17设置在所述库外壳体12及所述库内壳体13的下部。因此,能够用加强部件15、16、17可靠地承受振动载荷和末端载荷。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库外壳体12和库内壳体13在振动载荷的作用下和末端载荷的作用下变形。
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装置10具有制冷剂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在所述库外壳体12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制冷剂回路20的压缩机21、冷凝器23和库外风扇24,在所述库内壳体13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制冷剂回路20的蒸发器25和库内风扇26,所述用来承受振动载荷的加强部件15、16设置在与所述蒸发器25及库内风扇26的设置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用来承受末端载荷的加强部件17设置在与所述压缩机21、所述冷凝器23及所述库外风扇24的设置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钢构承重梁
- 下一篇:预制钢筋砼T梁板及其生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