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法兰速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3604.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凌耀炳;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兰 速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管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法兰速校器。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管子的加工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比如,本公司的管子月产量可以达到22000余条。在管子加工过程中,管子法兰的校对安装是生产流水线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如图1、图2所示,其需要达到的要求如下:
1)管子插入法兰孔三分之二处,留有一定焊接回火口量h;
2)法兰螺栓孔处于要求的位置(单孔向上,或者双孔向上);
3)法兰面与管子中心线垂直;
以上条件都满足后,将管子点焊固定,才可进入下一道环节。
现存的管子法兰校对安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采用立体轴的法兰校管机工艺,其原理是:在一个矩形水平平台上用轨道铺设一个X轴和Y轴,在轨道上加装两个带法兰定位盘的移动小车形成Z轴,法兰定位盘可以延小车上的Z轴方向滑动。在校装时,先把法兰固定在法兰定位盘上,通过X、Y和Z三轴定好其空间位置,再把弯制作好的管子与其校装制作。此种工艺的优点是:适用于直、弯两种管的校装,速度较快。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对相关工序要求高,特别是管子的弯角,稍微有一点偏差,都很难保证管子与法兰面的垂直度,并且,经安装后,管与管的误差容易积累,最终导致管子安装后严重失调,使车间不得不放弃使用。
B:采用先焊后弯的法兰校管机工艺,是高科技设备,与定长切割机和美国弯管机搭配在一起形成管子生产线,技术含量和效率都很高。但设备自身费用、日常使用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都非常高,车间又没有完全拥有其技术自主权。
C:纯手工校管工艺,此种工艺最为原始,一般需要两人的配合完成。优点是,灵活性较高,成本和维护成本均低,质量上基本满足船东和外场安装的需要。缺点是:效率低,费时也费力,质量因人的技术能力而波动,不稳 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简单实用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兰校对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法兰速校器,包括变位器、限位器、水平尺和定位尺,其特殊之处在于,变位器是一变磁装置,水平尺设置在所述变位器的顶面且沿该变位器的横向延伸,限位器设置在变位器的后端面,定位尺设置在变位器的侧面并沿该变位器的纵向延伸。
上述限位器由一螺栓与设置在变位器的后端面并沿该变位器的轴向延伸的螺孔构成。
上述限位器由一螺栓与嵌入在变位器的后端面的螺母构成。
上述定位尺与变位器的后端面平齐。
上述法兰包括法兰孔和内孔,限位器与定位尺的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法兰孔距内孔的孔壁的距离。
上述法兰包括法兰孔和内孔,螺栓的外壁与定位尺的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法兰孔距内孔的孔壁的距离。
上述变位器上设置有一控制该变位器的磁性的开关,该开关设置在变位器的侧面、顶面、底面或前端面上。
上述水平尺安装在所述变位器的顶部正中位置处。
上述螺母为六角螺母。
上述定位尺为不锈钢直尺,变位器的外形是立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易于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管子法兰校装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法兰速校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法兰速校器的前端面视图。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图6是图5的C向视图。
图7是法兰速校器校装示意图。
图中:1—法兰;2—管子;3—法兰孔;4—变位器;5—螺母;6—螺栓;7—水平尺;8—定位尺;9—开关;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法兰速校器,包括变位器4、限位器、水平尺7和定位尺8,变位器4是一变磁装置(如电磁装置,最常见的电磁铁等),水平尺7设置在变位器4的顶面正中位置处、且沿变位器4的横向(即图示X方向)延伸,便于查看变位器4是否水平,定位尺8设置在变位器4的侧面并沿该变位器4的纵向(即图示Z向)延伸,限位器设置在变位器4的后端面,由此图不难看出,限位器由一螺栓10与设置在变位器4的后端面并沿该变位器4的轴向(即图示Y向)延伸的螺孔或嵌入在变位器4的后端面的螺母5构成。
为了使用更为方便和精准,定位尺8与变位器4的后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3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辊辊颈无损探伤辅助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甲烷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