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207.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刘云翔;王蓉;杨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机车 部件 用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
背景技术
机车组装过程中,有一些空气管路、电气线路(以下简称管线)在车下预组装完成后,需要整体吊装上车,目前机车主空气管路和线路都采用车下预组装,长达二十余米,这种预组装好的管线属于超长部件,超长部件的吊装,以往采用多个软带,分段套装,整体吊装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操作套装步骤繁琐,起吊点少,不能保证吊装平稳,吊装过程中容易损伤吊装部件,严重的会导致管路泄露或者线路损坏,造成预组装好的管线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多点起吊,起吊过程平稳的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吊环通过主吊绳与吊杆连接,可移动吊装组件套在吊杆上,可以沿着吊杆的轴向移动。
吊杆为圆钢管或者为槽钢管。吊杆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主吊绳。
可移动吊装组件包括套环、三角钢板、吊钩、吊绳和固定销,套环与三角钢板焊接固定,吊钩通过吊绳与三角钢板连接,套环套在吊杆上,通过固定销固定位置。
吊杆和主吊绳完成吊装时的的承重工作。可移动吊装组件上面装有可移动吊钩和固定销,在吊装时先将吊绳挂在吊装管线路上,然后通过移动吊装组件在吊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平衡,最后将固定销旋紧固定在吊杆上,开始吊装,吊装完成后,解下吊绳即可进行下一个相同管线下一步的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吊杆上面不同位置的螺纹孔,用于安装主吊绳,不同的安装位置不同的吊装重心,可以吊装多种重心的管线。
使用该吊具吊装管线时,可以使吊装有更好的稳定性。吊具可移动吊装组件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靠上面的套环和固定销保证起吊的平衡,结构安全,使用方便。通过调节套环的位置,匹配吊装管线的几何外形和物理重心后,固定吊具上的可移动吊装组件,满足对不同型号的管线吊装,这样一种吊具可以完成多种超常管线的吊装工作,节省了吊具存放场地和吊具制作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左视图。(去除吊环1和主吊绳2)图中标记为:1-吊环,2-主吊绳,3-吊杆,4-可移动吊装组件,5-套环,6-三角钢板,7-吊钩,8-吊绳,9-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吊环1通过主吊绳2与吊杆3连接,可移动吊装组件4套在吊杆3上,可以沿着吊杆3的轴向移动。
吊杆3为圆钢管或者为槽钢管。吊杆3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主吊绳。可移动吊装组件4包括套环5、三角钢板6、吊钩7、吊绳8和固定销9,套环5与三角钢板6焊接固定,吊钩7通过吊绳8与三角钢板6连接,套环5套在吊杆3上,通过固定销9固定位置。
本吊具全部由钢结构组成,除可移动吊装组件4与三角钢板6为焊接一体件,其余均为机械加工件,且选材常见,易于加工。
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的使用方法:先进行预吊装,将吊车的吊钩钩在吊环1上,吊具水平起吊,然后分别将可移动吊装组件4上的可移动吊钩7挂在管线预组装排的吊装点上,沿吊杆3轴向调节每个可移动吊装组件4,直至整个吊具和被吊装管线水平吊起,完成预起吊。完成预吊装后,将吊装管线轻轻落下,将套环5通过固定销9固定在吊杆3上,开始吊装。吊装完成后,解下吊绳8即可进行管线下一步的安装工作。
使用该吊具吊装管线时,可以使吊装有更好的稳定性。吊具可移动吊装组件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靠上面的套环和固定销保证起吊的平衡,结构安全,使用方便。通过调节套环的位置,匹配吊装管线的几何外形和物理重心后,固定吊具上的可移动吊装组件,满足对不同型号的管线吊装,这样的一种吊具可以完成多种超长管线的吊装工作,节省了吊具存放场地和吊具制作费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式大钩瓦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