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903.6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王国印;李鹏;胡盛堂;郑立伟;马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浸式 配电 变压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大多采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将低压绕组放在铁芯外侧,高压绕组放在低压绕组外侧,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由内到外排列顺序为:铁芯芯柱、低压绕组、高压绕组;通过长期的实践环节发现,这种传统的结构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由于高压绕组的线材重量是低压绕组的线材重量的2倍左右,目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电压多为400V,在考虑生产工艺的同时,需加大低压绕组到铁芯芯柱的距离,因此无形中造成了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制造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加工成本低,制造简单的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包括:铁芯、高压绕组、以及低压绕组;所述高压绕组套于所述铁芯的外侧;在所述高压绕组的外侧裹有绝缘层;所述低压绕组套于所述绝缘层的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为三绕组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位置进行对换,实现了同样的距离满足了高压绕组对铁心的安全距离和装配工艺的双重要求,减少了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的综合主材的重量,并且减少了绕组对油箱的安全距离,减小了油箱的尺寸,降低了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加工成本;同时使得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在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之间设置绝缘层,保证了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铁芯;2、高压绕组;3、低压绕组;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结构,包括:铁芯1、高压绕组2、低压绕组3、以及绝缘层4;其中:高压绕组2套于铁芯1的外侧;绝缘层4裹于高压绕组2的外侧;低压绕组3套于绝缘层4的外侧;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为三绕组变压器。
本具体实施例将高压绕组2套在铁芯1外侧,低压绕组3设在高压绕组2外侧,即新型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器身由内到外排列顺序为:铁芯1、高压绕组2、低压绕组3;同时为了保证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安全性,在高压绕组2和低压绕组3之间设置绝缘层4。因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电压比多为10/0.4kV,因此此结构实现了同样的距离满足了高压绕组2对铁芯1的安全距离和装配工艺的双重要求,并且由于变压器器身最外面是低压绕组3,电压仅为400V,从而也减小了绕组对油箱的安全距离,油箱的尺寸及变压器油重相应的也减少了;降低了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制造成本。
以上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高频高压开关变压器
- 下一篇:边绕式的绕线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