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114.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阳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4719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下 煤炉 机构 | ||
1.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称的右盒(1)和左盒(2),能够在右盒(1)和左盒(2)的轨道中滑动的滑块(3),与滑块(3)固定在一起的端片(4),与滑块(3)活动连接的旋轴(5),可将旋轴(5)插入其长孔之中的套轴(6),能够带动套轴(6)旋动的旋柄(7),使右盒(1)和左盒(2)中的滑块(3)和与滑块(3)固定连接的端片(4)运动同步对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8)和啮合齿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盒(1)和左盒(2)为对称的钢框结构,均由盒体外圈(10)和盒体内圈(11)构成,盒体外圈(10)和盒体内圈(11)共同构成一个中空的轨迹为矩形的矩形轨道,矩形轨道垂直于轨道轨迹方向的截面也是矩形,盒体内圈(11)上面有与自身垂直连接的八根盒体轴(12),盒体外圈(10)和盒体内圈(11)之间有内外圈间间隙(13),盒体内圈(11)自身有内圈间隙(14);旋柄(7)和与右盒(1)对应的套轴轴(22)的伸出煤炉体外部的最前端垂直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圈(10)由两部分对称钢框结构组成,通过三组螺栓和螺母(15)固定在一起,盒体内圈(11)也由两部分对称钢框结构组成,通过盒体轴(12)在煤炉体内固定连接,使自身位置保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能够在右盒(1)和左盒(2)的矩形轨道中运动,滑块(3)由两个立方体金属块通过其中间的滑块短轴(16)固定并组成一体,滑块(3)在右盒(1)和左盒(2)中分别有三个,滑块(3)与矩形轨道的受力面上有钢珠(17),滑块(3)每一受力面有四颗钢珠(17),则每一滑块(3)上有十六颗钢珠(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5)是一根截面为矩形的轴,前端有孔,配在滑块(3)中间的滑块短轴(16)之上,所述旋轴(5)前端有螺纹连接(21),所述旋轴(5)通过内圈间隙(14)伸入矩形轨道之内与滑块(3)连接,所述旋轴(5)在右盒(1)和左盒(2)中分别有三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片(4)与地面水平,通过内外圈间间隙(13)伸出矩形轨道之外,端片前端有刃面朝下的刃口(18),所述端片(4)在右盒(1)和左盒(2)中分别有三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轴(6)为三根轴焊接在一起的一个人字形结构,组成套轴(6)的三根轴之间各相隔120度,这三根轴的前端各有矩形截面长孔,供旋轴(5)插入其中,所述套轴(6)的几何中心伸出一根与自身垂直的长轴,为套轴轴(22),套轴轴(22)前、后端分别有一部分配入在煤炉体上面的轴承之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柄向下退煤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8)和啮合齿轮(9)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及啮合齿轮联合机构(23),平行四边形机构(8)的右短杆的一端和与右盒(1)对应的套轴轴(22)的后端一点垂直焊接,啮合齿轮(9)的左齿轮和与左盒(2)对应的套轴轴(22)的后端配合连接,啮合齿轮(9)的右齿轮上焊着平行四边形机构(8)的另一根杆,并且啮合齿轮(9)的右齿轮上的右齿轮轴(24)的端头配入煤炉体中的轴承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阳,未经李鑫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1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