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1900.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瑜鹏;于飞;顾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客友联童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涉及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帮助儿童脚部发育的鞋底。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公益项目《中国人群脚型规律的研究规律》技术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脚病的发送率逐年提高,与儿童穿鞋不当有很大关系。其中脚跟骨创伤占有很大比例,这是因为儿童从学习走路开始运动量就逐渐增大,现在道路、校园、操场大多使用硬水泥铺面,会对脚跟骨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跑跳的儿童脚,伤害更是严重。
众所周知,人体脚掌上布满了很多穴位,因此好的鞋子能对人体脚掌起到按摩穴位作用,帮助人们脚部健康和减少人体疲劳。因此现在人们对鞋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知道该如何替自己的儿童挑到一双比较适合儿童脚部发育的鞋子。
市场上具有减震功能的鞋底种类很多,但大多数减震结构为气垫形式出现并且气垫高度高于30mm,只适用于成人,如果用于儿童鞋,将会造成儿童鞋跟过高,过高的鞋跟对儿童脚产生严重的伤害。据试验,儿童只适合穿着25mm以下跟高,脚越小,跟高就要要求越低。目前,也还没有专门按照儿童脚掌形状设计的鞋底,儿童走路时,鞋底对脚掌的贴合度不够,特别是在儿童学步阶段,如果穿着不合适鞋子,就会使儿童脚部发育不良,走路形态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根据儿童脚掌形状设计的鞋底,该鞋底具有极好的减震功能,同时又能按摩脚掌穴位,纠正儿童走路形态,帮助儿童脚部发育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表面设有曲折波纹和龙骨架,所述曲折波纹布满鞋底本体前脚掌部位,所述龙骨架设于鞋底本体足弓及脚后跟部位,所述鞋底本体底面设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曲折痕,所述曲折痕横向设于前脚掌部位,所述第一吸盘设在前脚掌踀趾部位的曲折痕上,所述第二吸盘设于后脚跟的中心部位。
优选的,所述龙骨架为十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中间设有凹陷,所述凹陷深度为吸盘厚度的1/5-4/5。
优选的,所述凹陷深度为吸盘厚度的3/5。
优选的,所述鞋底本体底面前脚掌部位与人体脚趾相对应位置设有凸起Ⅰ。
优选的,所述鞋底本体底面前脚掌部位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若干凸起Ⅱ。
优选的,所述垫片设于凸起Ⅰ与曲折痕之间,其形状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鞋底形状与儿童脚部形状配合设计,使该鞋底具有极好的减震功能,同时又能按摩脚掌穴位,纠正儿童走路形态,帮助儿童脚部发育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00、鞋底本体 110、曲折波纹 120、龙骨架
130、第一吸盘 140、第二吸盘 150、曲折痕
160、凸起Ⅰ 170、垫片 171、凸起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儿童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0,鞋底本体100表面设有曲折波纹110和龙骨架120,曲折波纹110布满鞋底本体100前脚掌部位,时儿童在走路时脚掌曲折,鞋底也能跟着曲折,此曲折波纹110不光能起到按摩、减震作用,同时还能让儿童脚部有种抓地的感觉。龙骨架120设于鞋底本体100足弓及脚后跟部位,此龙骨架120用于代替一般鞋底减震气垫的作用,龙骨架120为十字形,是跟鞋底本体100一次性注塑成型,因此避免了一般鞋底因叠加减震气垫使鞋跟增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客友联童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客友联童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