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6007.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环真美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16 | 分类号: | B30B15/16;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控制 装置 钢丝 绳索 专用 油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操作比较简单,完全为手工操作。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将钢丝绳的一端对折过来,在对折处已经提前穿入一铝质套管,套管的截面为跑道型,将对折的钢丝绳端头反向穿过铝质套管,并按规定要求伸出一定长度。并行的钢丝绳也正好充盈着铝质套管(不同直径的钢丝绳都有对应规格的铝质套管),将穿好钢丝绳的套管放在油压机的模具上加压,直到油压机的压力达到相应的数值,(如直径为32mm的钢丝绳,要求压力值为17.5Mpa),在此压力下套管的内壁已变形,并与两根钢丝绳充分结合,压制即告完成。在以往的压制工作中,上述过程一般是由两个人操作,一人负责穿管,并把套管放入压机的模具中,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下令开始压制。另一人则搬动手动液压换向阀,使压机加压,并观察油压机的压力表,当压力表达到规定数值后,由操作人员凭经验估计延时一段时间(0.5秒~2秒),再搬动手动液压换向阀,使油压机压头返回。这种手工操作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两位操作者的配合有可能受生产现场环境的干扰,动作不协调,影响生产效率,严重者还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2.操作人员观察压力表值会有误差,而且每次的数值也会有出入。3.压力保持的时间全靠操作人员凭经验判定,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上述弊端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根据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的现有生产模式,需要对设备进行下改造,目前该领域尚未见到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缺陷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自动控制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包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接点压力表(YLB),下行电磁铁(XDT) ,油缸下腔管路,油缸上腔管路,行程开关 (XC),油缸,上行电磁铁(SDT),双电控液压换向阀,溢流阀,油泵电机,过滤器;
电接点压力表安装在液压系统油泵的出口上,电接点压力表的接线端子与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连接;
双电控液压换向阀的进油口P与油泵的出口连接,其回油口O直接通油箱;
液压换向阀的出油口A经油缸下腔管路接入油缸的下腔;
液压换向阀的出油口 B经油缸上腔管路接入油缸的上腔;
油缸8回程的终点位置设有一个行程开关(XC);
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采用交流220V供电,通过按钮QA控制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控制电路的自动按钮ZD两端并联接入脚踏开关JK的常开触点,主电路中交流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电动机驱动油泵;通过中间继电器控制三位四通液压换向阀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现有钢丝绳索扣专用油压机液压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电气自动控制电路,从电控箱内自动按钮ZD两端并联引出一对导线接入脚踏开关JK的常开触点,实现了一个人操作,操作人员只要将待压的钢丝绳及套管放入油压机模具中,自己踏一下开关,油压机就会按上述程序自动完成整个压制过程。减少了操作人员,而且同一批次的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得到保证,生产效率也有了提高,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压系统示意图;
图2是钢丝绳油压示意图;
图3是自动控制电路图;
图4是电控箱面板布局示意图;
图5是电控箱内部元器件位置图。
图中:1.油箱,2.油泵,3.电接点压力表(YLB),4.下行电磁铁(XDT),5.油缸下腔管路,6.油缸上腔管路,7.行程开关(XC),8.油缸,9.上行电磁铁(SDT), 10.双电控液压换向阀, 11.溢流阀,12.油泵电机,13.过滤器;14. 钢丝绳,15.铝质套管,16. 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环真美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环真美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6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砂轮模具
- 下一篇:具有防漏与防震功能的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