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窑烟气高温除尘SCR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005.9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刘科;王彬;吴飞;李金虎;王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烟气 高温 除尘 scr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烟气高温除尘SCR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生产过程中,预热器及分解炉的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及烟气,而出窑烟气中NOx的含量在600~1600mg/Nm3左右,且含尘浓度较高。NOx是一种能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气体,被认为是大气污染及酸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水泥工业的NOx总量已是居火力发电之外的另一主要NOx污染排放源。
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已将NOx的排放量纳入总量控制目标污染物中,且自2005年1月1日实施《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其中明确规定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的NOx排放浓度限值为800mg/Nm3,排放量限值为2.4kg/t(产品)。现阶段大多数的水泥厂都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因此水泥行业亟待解决高效脱硝的问题。
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方法逐渐推广,用于干法水泥回转窑烟气脱除NOx的控制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SNCR法是以尿素或稀氨水为还原剂,将其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250℃的区域,迅速蒸发出的NH3与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N2和H2O。SNCR法由于不需要催化剂,且操作维护简便,投资成本较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脱硝效率较低,且系统受温度影响较大,脱硝效率不稳定,因而逐渐取消单一的使用模式。SCR法是指在催化剂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还原剂(如NH3、H2、CO或碳氢化合物等)有选择性的将NOx催化还原成N2和H2O的方法。SCR法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因而大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已运行的系统中,脱硝效率达到80%~90%以上,NH3的逃逸一般在5ppm以下,是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技术之一。
火电厂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采用的SCR法一般不需前置高温电除尘器,烟尘含量约20~40g/Nm3的烟气直接进入SCR脱硝反应器。但水泥厂烟气中烟尘含量高达60~100 g/Nm3,CaO含量高达40%左右。CaO粉尘会造成催化剂微孔的堵塞,同时与烟气中的SO3反应生成的CaSO4也会使催化剂表面堵塞。因此高含尘烟气若直接进入SCR反应器,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同时高尘烟气进入SCR反应器后将增加吹灰系统的使用次数,增加系统电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水泥窑烟气高温除尘SCR脱硝装置,减少水泥窑烟气NOx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系统耗电量及还原剂用量,提高SCR脱硝系统的可靠、稳定性,节省系统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泥窑烟气高温除尘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水泥窑烟气管道相连通的预热器,预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电除尘器相连通,电除尘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混合器相连通,混合器上设有还原剂喷枪,混合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SCR反应器相连通,SCR反应器内设有催化剂,SCR反应器输出端设有增压风机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入下游设备。
在上述的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SCR反应器内设有吹灰装置。
所述预热器与电除尘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闸板。
在水泥窑预热器输出端与增压风机出口之间设置旁通烟道,旁通烟道上设有烟道闸板。
所述的预热器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器。
所述的电除尘器采用高温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