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极耳铆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110.X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崔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及其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及其极耳铆接件。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电芯极片叠好后需要利用集流体将电芯极片中的电量通过极耳输送到电池盖板上的极柱中。目前的集流体与电芯极耳、极柱的连接多采用首先将集流体与待铆接的极耳或极柱层叠布置形成层叠结构,再通过螺钉连接、普通铆钉连接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以保证集流体与极耳、集流体与极柱连接的紧固。
但是,采用螺钉连接所要适配的极柱体积大重量重,会增加材料成本、产品重量和产品体积,且生产流程复杂,需要人工较多,不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加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另外,工人在拧紧螺母时的力矩不同,造成内阻一致性差,加上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因素螺栓易松脱,会造成电池内阻增大,降低集流体的导电效率,增加电流传输内阻,甚至短路,从而引起电池发热甚至电池起火。
采用超声波焊接虽然能将极耳与集流体紧固连接,但超声波焊接机设备昂贵、能耗大、成本高,设备体积大,不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焊错位置后也不易返修,且震动摩擦焊接电池壳体时,易造成极耳撕裂。
采用普通铆钉连接的方式,例如申请号为20102023905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分体铆接式低内阻储能器件,包括电芯上的极耳、铆接在盖板上的极柱和连接在极柱上的集流体,集流体是具有竖直折边的金属片,折边上和极耳上对应设有供铆钉穿过的穿孔,并使用铆钉铆接固定。该铆接过程需要先加工穿孔,铆接时还对孔操作,操作复杂,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且铆接过程中易产生金属碎屑,会造成安全隐患,电池内部的空间占用大,电池体积比容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极耳与集流体的连接的极耳铆接件,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铆接件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中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所述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为U形铆钉,包括两只间隔设置的钉针,各所述钉针的后端连接在一只连接臂上、前端朝向所述连接臂的同一侧。
采用上述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在使用时可将前端朝向所述连接臂的同一侧设置的两只钉针穿过极耳和连接件,并通过外力作用使两只钉针向连接臂的方向折弯并压紧,而将极耳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另外,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可以配套适配的冲压装置,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钉针的前端具有凸尖。设置凸尖可使钉针更容易地穿过极耳和连接件,也为钉针在铆接工装的表面折弯提供一个坡度面,利于折弯的顺利完成。
本实用新型中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离子电池,包括极耳、与所述极耳层叠布置而部分重合的连接件、以及连接所述极耳和连接件的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所述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为U形铆钉,包括两只间隔设置的钉针,各所述钉针的后端由连接臂连接、前端穿过极耳和连接件形成的层叠结构并在外力作用下弯折而将极耳和连接件夹紧在钉针与连接臂之间。所述钉针的前端具有凸尖。利用U形铆钉,可方便地将极耳和连接件夹紧在一起,操作简单,连接牢固,便于实现自动化作业。设置凸尖可使钉针更容易地穿过极耳和连接件,也为钉针在铆接工装的表面折弯提供一个坡度面,利于折弯的顺利完成。
所述极耳是沿极耳厚度方向分开并间隔有组装时供条形的极耳铆接工装穿设的间隙的两只半极耳,所述连接件具有并列设置的与两只半极耳一一对应贴合配合连接的折边,各组所述层叠结构是由一只所述半极耳和折边层叠布置而成并通过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连接。极耳设置成两只半极耳减小了极耳叠片的厚度,便于钉针的穿过,同时两组极耳间隔布置可以起到分流作用,利于导流,也使连接更牢固。两只半极耳之间的间隙可以使极耳铆接工装穿过,同时满足两侧钉针的折弯要求。折边的形式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极耳铆接工装的主视图;
图3:图3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布置方式主视图;
图5:图4的仰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极耳铆接件的铆接方式示意图;
图7:图6的左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8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