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除尘风机速度信号无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807.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福;陈嘉;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2 | 分类号: | C10B43/02;F04D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除尘 风机 速度 信号 无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除尘风机控制系统,特别是焦炉除尘风机速度信号无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焦化厂在装煤和出焦操作时均会排出烟尘及其它污染物。为了降低污染,焦化厂均要在装煤和出焦时设置除尘站,对上述污染物和烟尘进行除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产量,焦化厂均会设置多座焦炉,并配置多个推焦车、拦焦车、加煤车和熄焦车。推焦车、拦焦车、加煤车和熄焦车,上述四种设备俗称焦炉“四大车”,这四大车通过滑触线供电运行并形成多个生产连续系统。
以六座焦炉配6台推焦车、6台加煤车、6台拦焦车、2台水熄焦车、3台干熄焦车为例。上述6台推焦车、6台拦焦车、6台加煤车、2台水熄焦车和3台干熄焦车形成三个生产连续系统。六座焦炉中,设置五相滑触线,前三相滑触线起供电作用,供四大车380V用电需要,这三相滑触线为分段供电方式,即每座焦炉两端、煤塔段、熄焦塔段及大间台段都设有断联,在焦炉不停产情况下,各台车辆均可检修或单独处理某段滑触线或者供电绝缘端子等。第四轨滑触线本身是不带电,是用于除尘风机速度信号传递的,当推焦车推焦杆进行推焦动作时,接触器通电闭合,信号通过滑触集电器和第四滑触线传递到除尘站,系统开始高速除尘,此时第四轨才带电。由于两座焦炉是一个连续的生产系统,但是第四轨滑触线在两座焦炉之间没设置断联,不能分段停电检修,当对某座焦炉进行检修过程中,那么同一个系统的另一座焦炉也就必须停止生产,否则就会因为第四轨滑触线之间没有断联的缘故,推焦杆动作导致第四滑触线带电,造成检修工作停滞以及检修人员安全问题。
在滑触线系统中设有拾取电能的滑触集电器。当四大车运行时,由于滑触集电器与铜滑触线一直接触,摩擦,会造成滑触集电器的磨损非常快,摩擦还会产生大量热量,铜滑触线会受热极速膨胀,导致滑触集电器和滑触线变形弯曲,而一旦滑触线弯曲变形严重,重力式托板经过不水平的滑触线就会引起滑触集电器掉落,造成托板接地,短路等问题,影响生产。且上述滑触集电器及滑触线数量多,维修困难,费时费力,造价高,维修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能对焦炉进行分段检修以及滑触线易损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焦炉之间分段检修且不易损坏的焦炉除尘风机速度信号无线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焦炉除尘风机速度信号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无线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无线发射器的发射信号的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发射器设置在推焦车上,用于感应推焦车推焦杆的运行信号,并在运行时向无线接收器发射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与除尘站的除尘风机的电控制装置相连接,当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推焦车推焦杆的运行信号时,将该信号发送给除尘站的除尘风机的电控制装置,作为除尘站的除尘风机的控制信号,使除尘站的除尘风机高速运转;在无线发射器与电源连线之间以及无线接收器与电源连线之间均设有断路器,断路器用于检修时切断电源。
为了隔离电压,防止电压不一致造成设备失压或者过电压,在断路器与无线发射器之间还设有推焦中间继电器,在无线接收器与除尘站之间设有继电器。
为了便于提示操作人员,在无线接收器上设有信号指示灯,所述信号指示灯采用LED制成。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焦炉除尘无线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替代原有滑触线及电源线传输信号的传递方式,实现了焦炉除尘风机速度信号稳定传输,且无线信号传递设备使用寿命长,信号稳定,维护成本极低,可减少大量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无线收发装置与除尘站的连接图;
图2是实施例中除尘系统与无线接收器之间的连接图。
图中:无线发射器1、无线接收器2、断路器3、推焦中间继电器4、继电器5、除尘站6、信号指示灯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