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738.6 | 申请日: | 201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2 | 分类号: | F0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野外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有人估计过,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亿千瓦,几乎是现在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见,市场上也出现过一些随身携带的便用的发电装置,但是目前市场是最常见到的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很少有风能发电的便携装置,但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受到天气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在夜间,太阳能发电装置几乎无法工作,限制比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方便在外出时间使用,而且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在夜间也能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支撑杆、夹持装置、导线、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的夹持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安装有风电装置,所述的风电装置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充电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采用高容量铅蓄电池。
所述的支撑杆采用高硬度绝缘工程塑料制备。
所述的蓄电池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的夹持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安装有风电装置,所述的风电装置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充电控制器(5)通过导线(4)与蓄电池(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方便在外出时间使用,而且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在夜间也能正常使用,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风电装置,2、支撑杆,3、夹持装置,4、导线,5、充电控制器,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1、支撑杆2、夹持装置3、导线4、充电控制器5和蓄电池6,所述的夹持装置3上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上安装有风电装置1,所述的风电装置1通过导线4与充电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的充电控制器5通过导线4与蓄电池6电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6采用高容量铅蓄电池6。
所述的支撑杆2采用高硬度绝缘工程塑料制备。
所述的蓄电池6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通过在所述的夹持装置3上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上安装有风电装置1,所述的风电装置1通过导线4与充电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的充电控制器5通过导线4与蓄电池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方便在外出时间使用,而且适用范围较广,即使在夜间也能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