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301.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暖;周志;周德根;李姗姗;王靖哲;赵彬;王栗;刘春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庆辀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3010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提边 凝胶 创伤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提边的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种新兴的创面护理医用敷料,以湿性愈合理论为依据,加速创面愈合;抑制伤口感染及瘢痕生成;保护新生组织,避免创面二次损伤。目前,临床操作时,医护人员用已消毒的镊子将其从吸塑托盘中取出使用,贴敷于创面。在此过程中,镊子尖端容易对水凝胶边缘造成破损,失水变干后会对病人的创面造成二次损伤;同时没有提边装置层靠使用镊子增加了创面贴敷敷料操作难度。另外,由于不能迅速贴敷、更换敷料,会增加创面感染风险及延长病人的疼痛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的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包括塑料薄膜层、水凝胶功能层及支撑层,所述塑料薄膜层位于所述水凝胶功能层顶部,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水凝胶功能层底部,所述塑料薄膜层通过所述水凝胶功能层与所述支撑层相连接;
其中,所述水凝胶功能层包括水凝胶及与所述水凝胶相连接的提边装置层,所述提边装置层与所述塑料薄膜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直接通过此提边装置层,更方便、快捷地将水凝胶完整的从支撑层中取出使用。同时在大面积烧伤创面需要多块水凝胶拼接,提边装置层可以与水凝胶边缘进行搭边拼接,然后用医用胶带固定即可,这样也减少了皮钉固定的繁琐操作。
另外,不但保证了水凝胶敷料的完整性,同时尽早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水凝胶与提边装置层的连接方式包括:所述提边装置层附在所述水凝胶表面或结合在水凝胶内部。
进一步,所述提边装置层与所述水凝胶结合范围为:所述提边装置层与水凝胶的全面结合或所述提边装置层与水凝胶的部分结合。
进一步,所述提边装置层的提边形式可以为单边提边或多边提边。
进一步,所述提边装置层的边缘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水凝胶的尺寸为5~30毫米。
进一步,所述塑料薄膜层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水凝胶的尺寸为0~30毫米。
进一步,所述支撑层在横向上超出水凝胶的尺寸为10~50毫米。
进一步,所述支撑层为塑料托盘或垫片。
进一步,所述塑料薄膜层的厚度为0.012~0.12毫米。
进一步,所述水凝胶功能层的厚度为2~5毫米。
进一步,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3~1.0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塑料薄膜层,2、提边装置层,3、水凝胶,4、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带提边的水凝胶创伤敷料,如图1、图2所示,包括塑料薄膜层1、水凝胶功能层及支撑层4,所述塑料薄膜层1位于所述水凝胶功能层顶部,所述支撑层4位于所述水凝胶功能层底部,所述塑料薄膜层1通过所述水凝胶功能层与所述支撑层4相连接;
其中,所述水凝胶功能层包括水凝胶3及与所述水凝胶3相连接的提边装置层2,所述提边装置层2与所述塑料薄膜层1相连接。
所述水凝胶3与提边装置层2的连接方式包括:所述提边装置层2附在所述水凝胶3表面或结合在水凝胶3内部。所述提边装置层2与所述水凝胶3的结合范围为:所述提边装置层2与水凝胶3的全面结合或所述提边装置层2与水凝胶3的部分结合。
所述提边装置层2的提边形式可以为单边提边或多边提边。
所述提边装置层2的边缘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水凝胶3的尺寸为5~30毫米。所述塑料薄膜层1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水凝胶3的尺寸为0~30毫米。所述支撑层4在横向上超出水凝胶3的尺寸为10~50毫米。
所述支撑层4为塑料托盘或垫片。
所述塑料薄膜层1的厚度为0.012~0.12毫米。所述水凝胶功能层的厚度为2~5毫米。所述支撑层4的厚度为0.3~1.0毫米。
使用时,揭下塑料薄膜层1,提取提边装置层2,将水凝胶3从支撑层4中取出,直接贴敷于创面,按临床使用方式进行包扎,功效可持续24~72小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庆辀,未经长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庆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