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尾气吸附后凝液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060.6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杨林;张斌;王洪伟;丁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尾气 吸附 后凝液 处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尤其是氧化尾气吸附后凝液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厂中有关氧化单元中的氧化尾气经活性炭吸附后产生的水凝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有机介质(约1%),它们和水一同排放到地沟中,最终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上述作法,增加了环保负担,还造成了许多废液中能再生利用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综合成本低廉,减少环境污染的氧化尾气吸附后凝液处理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漏斗,氧化尾气排放管一端接到漏斗,漏斗下端经管路与法兰相接,法兰与尾气放空管相连,尾气放空管下端口接到油水分离罐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易安装,综合成本低廉,采用本结构有效减少石油、化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将化工行业中氧化尾气吸附后产生的凝液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有机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斗2,氧化尾气排放管1一端接到漏斗2,漏斗2下端经管路与法兰3相接,法兰3与尾气放空管4相连,尾气放空管4下端口接到油水分离罐5进口。
本实用新型在将氧化尾气吸附后产生的凝液排放管与油水分离罐的 尾气放空管相连接,凝液排至油水分离罐中作油水分离,回收其中的有机介质,将水排至一层地沟的管线废除。由于氧化尾气凝液排放口位于四层楼板,使油水分离罐的尾气放空口高度增加到10米,油水分离罐的尾气有机物夹带量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氧化尾气的凝液瞬时流量很小,不会阻塞管道,而由于高度差的作用,会沿管壁流下,起到了冷凝冲洗的作用,进一步消除有机物的夹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