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水罐的烘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9464.0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0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王宁;宁东;秦海山;郭庆涛;徐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5 | 分类号: | B22D41/015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水 烘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水罐烘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水罐的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钢水罐烘烤的效果直接影响出钢温降及整个生产过程中系统温度,在日常生产中启用的过点罐、大修、小修罐往往造成生产波动。目前,钢水罐烘烤采用的是顶喷式烘烤,在烘烤时存在烘烤效果不理想,罐体烘烤温度不均,特别是罐体下部存在烘烤死角,烘烤不到位现象,经测量罐体上部跟底部温度相差400℃以上,而且烘烤时火苗往上窜,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消耗损失很大。
专利号为CN2153710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钢包烘烤装置,其由燃料枪、配风机构和烧嘴砖组成。用煤气作燃料用煤气枪,用燃油作燃料时用预混式油枪。配风机构是由进风管、外壳和燃烧筒组成。由于采用了配风机构,在气流组织、稳定火焰、改善燃油喷嘴的雾化以及燃料的浓度场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彻底解决燃料不完全燃烧、火焰时明时灭、环境污染和包底积炭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钢包烘烤效率、节能效果显著。
专利号为CN2137574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钢包快速烘烤装置,它包括一外表带螺旋体的喷嘴和与其相连通的燃油管,套在它们外面的压缩空气管,以在喷嘴、燃油管和压缩空气管之间形成一其中部分为螺旋状气道的压缩空气气道,还包括依次套在压缩空气管外的燃气管和富氧气管,燃油和压缩空气分别从喷嘴入口及其上的数个通孔进入喷嘴混合室,使提高燃油雾化度,压缩空气同时经螺旋气道喷至喷嘴出口处,从而提高燃油或燃气和压缩空气的混合度及火焰长度,且可冷却喷嘴,富氧气明显提高了火焰的截面和力度,使用该装置可缩短钢包烘烤时间4~5倍,提高喷嘴使用寿命,节约燃气20%或燃油40%。
上述两种专利技术的不足之处是结构较为复杂,另外由于采用正压工作,造成火焰外喷,热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水罐的烘烤装置,使大罐里形成自上而下的热循环,使钢水罐烘烤效果均匀,提高煤气烘烤热效率,减少由于钢水罐罐况影响的出钢温降和过程系统温度波动,保持生产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水罐的烘烤装置,包括烘烤盖和燃烧器喷嘴,烘烤盖上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一端设有金属网,网眼尺寸为2-3mm,抽气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管直径40-50mm。
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设有配重。
所述抽气管绕在电动卷取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罐底部抽气,使钢水罐内形成自上而下的热循环,消除罐内烘烤死角,保持大罐内烘烤的均匀效果。2)避免烘烤时火苗上窜,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3)减少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损失,促进生产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水罐 2-烘烤盖 3-燃烧器喷嘴 4-抽气管 5-金属网 6-真空泵 7-电动卷取装置 8-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水罐的烘烤装置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包括钢水罐1、烘烤盖2和两个燃烧器喷嘴3,烘烤盖2上设有抽气管4,抽气管4的一端设有金属网5,网眼尺寸为2-3mm,金属网起保护作用,防止工作时吸入残渣堵塞,抽气管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6相连,抽气管4直径40-50mm。抽气管4绕在电动卷取装置7的卷轴上。抽气管4的一端设有配重8,方便烘烤作业时抽气管4能在电动卷取装置7的作用下可靠升降。
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水罐的烘烤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当需要烘烤钢水罐1时,先将烘烤盖2置于钢水罐的罐口上,启动电动卷取装置7,放下抽气管4,直到抽气管4的一端距罐底130-150mm处停止;
2)启动真空泵6开始导流,然后再启动燃烧器,煤气流量为300-400m3/h,真空度为5-20KPa,燃烧火苗被引到罐底,实现了钢水罐内自上至下的热循环,为实现均匀烘烤,罐内上下的温差为200-300℃;
3)当钢水罐中部温度达到850-900℃后,再持续烘烤30-40分钟,烘烤结束,先关掉真空泵停止抽气,然后启动电动卷取装置7,将抽气管4提至烘烤盖底部,再停止燃烧器,即完成烤罐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9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环内圆双面倒角机
- 下一篇: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