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粉器底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1268.0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敏 |
主分类号: | A01K47/06 | 分类号: | 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粉器底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蜂巢,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粉器底条。
背景技术
蜂花粉是工蜂从显花植物花蕊内采集的花粉粒,在采集过程中蜜蜂向其内加入了花蜜与唾液,混合形成了一种不规则扁圆形的团状物。营养特别丰富,被称为“青春和健康的食物”。它既是天然健康的营养食品,又是理想的滋补品,并且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因为它含有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30多种微量元素,花粉中的蛋白质多以游离氨基酸的形态存在,在美容保健、减肥、调节神经系统、抗衰老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蜜蜂将采集的蜂花粉放在后腿的花篮里,带回蜂巢。人们收集蜂花粉通常是在蜂巢入口处放置脱粉器,脱粉器上设置有多排金属圆孔,直径为4.5-5mm左右,蜜蜂在穿过脱粉器时,后腿上的两团蜂花粉就被卡了下来,对其进行收集即可。
常用脱粉器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脱粉器最底层的金属孔的支架是开口设计,不能对底层金属圆孔起到保护作用,经常装卸可能会使金属圆孔受到碰撞,金属孔直径或相邻金属孔尺寸变化,蜜蜂不用穿过金属孔就能进入蜂巢,这样就起不到刮除蜂花粉团的作用;而且,现有脱粉器底部没有收集装置,经常会有蜂花粉团掉入脱粉器内侧的蜂巢底部,这部分花粉会受到污染且难以回收,属于白白浪费,影响了蜂农的收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粉器底条,以解决现有脱粉器存在的底层金属孔没有保护层、脱粉器底部没有回收装置、蜂花粉团存在浪费、蜂农收益降低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粉器底条,该底条包括安装板部、与安装板部连接的集粉板区,该集粉板区具有一倾斜面,集粉板区中高于安装板部顶面的区域外围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部设置在底条两端和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集粉区中具有至少一个台阶,该台阶顶面外围设置有挡
板。
作为优选,所述集粉板区中低于安装板部顶面的区域具有第二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集粉板区的背后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集粉板上还设置有保险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集粉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安装简便等优点。其底条上设置的集粉板区可以伸入脱粉器的内侧,能够收集落入蜂巢内的蜂花粉团,并通过斜面自动排出蜂巢,减少花粉的损失,改善了现有脱粉器在收集花粉团时存在的不足,提高蜂农的收益,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台阶型集粉板可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巢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由图可知,该脱粉器底条包括安装板部1、与安装板部连接的集粉板区2,所述安装板部1设置在底条两端和中部,集粉板区2具有一倾斜面,与安装板部1之间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集粉板区2中高于安装板部1顶面的区域外围设置有挡板3。
较好的方式是集粉板区2中低于安装板部1顶面的区域具有第二斜面4,该斜面能够将收集的花粉团排出底条。
此外,集粉板区2顶面还可以设置有保险栓8,保险栓8对脱粉器9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脱粉器9底部的钢丝圈10变形。
该脱粉器底条在使用时,将脱粉器9固定在安装板部1上,集粉板区2的宽度大于脱粉器9的宽度,集粉板区2后缘伸入蜂巢内部。可以起到收集掉入巣内的蜂花粉团的作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向剖视图。集粉板区2中具有至少一个台阶,呈台阶状,台阶5顶面设置有挡板6。由图可知,当巢门的尺寸变化时,可将台阶5的上层多余的部分进行切除,使其同巢门尺寸相配合,此时台阶5也起到了挡板6的作用,集粉板区2背后台阶处设置的纵向加强筋4能够保证切除后的底条不会变形。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敏,未经陈世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1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接手机主板与手机柔性电路板的连接装置及手机
- 下一篇:阳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