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球管的工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6404.9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甜;陈广辉;王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工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球管的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CT设备用于疾病诊断包括发射X射线的球管、接收检测X射线并产生探测信号的探测器阵列、采集探测器阵列的探测信号的信号采集单元、根据探测信号进行图像重建的图像重建单元以及显示重建图像的显示单元。球管约重90kg,其发射的X射线穿过被检测体而被探测器阵列接收并检测,进而由图像重建单元进行图像重建,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检测图像。在CT设备的扫描过程中,球管在CT设备中的位置对需要获得的检测图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组装CT设备时,球管一般都是通过工人手动地搬运至相应的初始位置后再对球管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从球管发射的X射线正好覆盖探测器阵列的宽度。
在CT设备组装的过程中经常会因CT设备的其他部件位置安装不准确而需要反复装拆球管,但是,仅仅通过工人手动搬动球管来实现球管的装拆,搬运费事、并且劳动强度大,也会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由于球管质量较重,在搬运过程中也会对工人产生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状况,确实有必要提供一种CT球管的工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将球管移动至指定位置,并且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可以避免因人工在手动搬动球管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球管的工装装置,可以在与货车的货叉配合下将球管安装至CT设备上。所述球管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架、组设在安装架上的管套以及设于管套内的灯丝与靶。所述CT球管的工装装置包括工装支架、组设在工装支架上并与球管的安装孔配合的装载部以及组设在工装支架上的吊环螺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CT球管的工装装置还包括组设在装载部上并用于限位球管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工装支架上设有与吊环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工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连接顶板与底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螺纹孔呈垂直状贯穿设于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吊环螺栓包括环状的头部以及与头部连接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工装支架的第一螺纹孔配合,并可抵压在货叉上,用于将CT球管的工装装置固定在货叉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CT球管的工装装置还包括组设在工装支架上的支撑板,所述装载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支撑板呈竖直板状设置,并通过焊接工艺设置在工装支架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供装载部穿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装载部是焊接在支撑板上的,所述装载部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工装支架大致呈框状设置,所述装载部凸伸出工装支架的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 所述装载部包括一对彼此分开设置的金属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与货叉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与货叉、球管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与货叉、球管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球管安装至CT设备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T球管的工装装置1通过与半电动液压叉车(未图示)的两个货叉2配合用于快速、准确地将球管30组装至CT设备3上,其包括工装支架10、焊接在工装支架10上的两个支撑板11以及固定在支撑板11上的装载部12。所述工装支架10上组装有两个吊环螺栓13,可以在工装装置1组设至半电动液压叉车(未图示)的货叉2上后抵压在货叉2上,用于将工装装置1固定至货叉2上,限制工装装置1与货叉2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装载部12上组设有螺栓14,可在球管30组装在装载部12上时对球管30进行限位,防止球管30脱离装载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6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