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钎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8999.5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辉;缪德伟;杨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华涛不锈钢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不锈钢 管道 钎焊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管材的开发和应用都应以连接技术为基础。包括不锈钢管在内的所有水管的连接部位,是整个供水管路系统中最脆弱、最一引发事故的环节。
目前,国内外不锈钢给水管的连接方式,大致分为机械连接(如压缩式、卡压式)和非机械连接(如焊接)两大类。其中,焊接连接方式主要采用承插氩弧焊方法,其连接的技术特征,是由需要连接的管材与连接管件,相互承插以氩弧焊焊接而成,承口具有定位的优点,在承口的端部,制作有宽度为0.5~1.5mm、厚度为0.3~0.6mm的环形焊接延伸边。当管材插入后,由氩弧焊将焊接延伸边熔化焊牢。此种连接方法属于一种成熟的管道连接技术。但是,在一些安装要求较高的工程,为了降低焊管内壁严重的回火色,需要在管内通入保护气体,施工相对复杂;所焊接的产品管壁很薄,对焊接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一次焊接出现缺陷,需要采用填丝的氩弧焊方法补焊,易造成焊接部位管壁熔透结瘤,易使不锈钢管壁产生晶间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钎焊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完全无需补焊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钎焊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钎焊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件及外径与连接管件内径适配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的连接端口成型有一环形延伸部,该环形延伸部的内径大于连接管件的内径,该环形延伸部与连接管外壁形成有一环形槽,该环形槽内钎焊有钎焊料而将连接管件和连接管密封地连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槽深度为3~8mm。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件内壁与连接管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07~0.25mm。
所述的连接管件可以为三通连接管件、四通连接管件、直通连接管件或弯头连接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传统的承插方式与钎焊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承插钎焊,有效的解决了薄壁不锈钢管道的安装连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避开了承插氩弧焊的敏化温度区,有效地避免了不锈钢焊接晶间腐蚀倾向,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连接强度高,密封性能好,是实用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去除钎焊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钎焊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件1及外径与连接管件1内径适配的连接管2,连接管件1的连接端口成型有一环形延伸部11,该环形延伸部11的内径大于连接管件1的内径,该环形延伸部11与连接管2外壁形成有一环形槽4,该环形槽4内钎焊有钎焊料3而将连接管件1和连接管2密封地连为一体。环形槽4深度H为3~8mm。连接管件1内壁与连接管2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07~0.25mm。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件1为直通连接管件。
使钎焊料在焊接时通过毛细现象渗入间隙中,将连接管与连接管件钎焊在一起。在钎焊时,由于加热过程中,钎剂会气化,使气化的钎剂从连接管端部出去,形成透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件1为三通连接管件。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件1为弯头连接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华涛不锈钢管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华涛不锈钢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水转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系统工况图的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