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可调节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7962.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6;F16M11/14;F16M11/18;A47F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调节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架,尤指用于小型电子产品或小型展示产品的可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小型电子产品或小型展示产品,比如摄像头、互动游戏传感器、监视器等,它们除了被放置在平面支撑物上之外,很多情况是通过支架安装在显示器顶部或其它立体不规则形状的支撑物上,并且在使用时,这些小型产品会经常被上下或/和左右调整角度。目前的小型电子产品或小型展示产品安装支架难以被调节,只能最佳适配一种支撑物外形,在用到其它支撑物上时,往往难以完全适配,导致支架安装不稳,影响小型电子产品或小型展示产品的使用和展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可调节支架,其能调节支架的固定,使其能适应不同形状的支撑物。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后部安装有节状支脚,节状支脚的节与节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节与节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过盈配合连接的过盈量满足节与节之间的过盈配合部位在连接后被施加外力时能够相对转动的要求。
所述节与节之间为卡接式过盈配合连接,其过盈配合部位具有弹性,所述的过盈配合为在自由状态下过盈配合部位之间的关系。
所述节为横条状。
所述节的前部设有圆弧槽,所述节的后部设有转轴,处于前部的节的转轴和处于后部的节的圆弧槽进行所述过盈连接;或者,所述节的前部设有转轴,所述节的后部设有圆弧槽,处于前部的节的圆弧槽和处于后部的节的转轴进行所述过盈连接。
处于头部的节的后部设有转轴,处于尾部的节的前部设有圆弧槽,处于中间的节的前部设有圆弧槽,所述中间的节的后部设有转轴,处于前部的节的转轴和处于后部的节的圆弧槽进行所述过盈连接;或者,处于头部的节的后部设有圆弧槽,处于尾部的节的前部设有转轴,处于中间的节的前部设有转轴,所述中间的节的后部设有圆弧槽,处于前部的节的圆弧槽和处于后部的节的转轴进行所述过盈连接。
最后一节链节的后部设有头部呈叉开状的柔性支撑脚。
所述座体的前部下方设有钩部或连接有在座体前部形成钩部的元件,所述钩部和节状支脚配合形成可调节支架的安装固定结构。
所述座体上安装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上连接有连接物品的部件,所述转动结构中设有X轴铰链和Y轴旋转的铰链,使所述连接物品的部件能被水平转动调节和上下转动调节。或者,所述座体上安装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上连接有连接物品的部件,所述支撑结构中设有铰链,使所述连接物品的部件能围绕球心做三维转动运动。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座体的后部安装节状支脚,该节状的节与节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整个支脚能够根据支撑物的形状而适度变形,使支架对不同支撑物都能适配安装,且安装稳固,确保其上的物品能正常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通过增减支脚的节数来使支架具有广的适配对象,可适用于不同的安装平台。
附图说明
图1a、1b、1c、1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适配不同支撑物的示意图。
图2a、2b、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上的转动结构绕X轴旋转不同角度后,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图3a、3b、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上的转动结构绕Y轴旋转不同角度后,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节状支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中的节的示意图。
图7为节与节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8a、8b分别为节与节间转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节支架包括座体101,所述座体的后部安装有节状支脚102,节状支脚的节与节之间可相对转动。
所述节可采用横条状、块状、架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7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