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998.3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轶;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赢新光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0 | 分类号: | H02H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保护 开关电源 控制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
背景技术
在开关电源应用中,如果PWM控制器位于初级,而输出参数如输出电压、电流需要在次级检测,这时通常会通过光耦把次级控制信号传递到初级的PWM控制器。如图1,是一典型的反激电路(Flyback)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原理框图,次级控制器可以根据其检测得出的输出电压、电流通过光耦控制初级的PWM控制器来实现恒压、恒流等功能。例如,当输出电压(Vsen)高于电压设定值,或输出电流(Isen)高于电流设定值时,次级控制器的控制电平Vc会降低,从而流经光耦(VL)的电流增加,光耦(VL)内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增加,光耦(VL)内的三极管导通程度相应增加,从而初级PWM控制器的反馈电平(FB)升高,PWM占空比减小,最终输出电压、电流得以稳定在设定值。但是在输出短路的情形下未能作出正确控制,因为当输出短路的时候,次级控制器的供电(SVcc)和光耦(VL)的供电会丢失,光耦(VL)处于关闭状态,初级PWM控制器的反馈电平(FB)未能升高,初级PWM控制器反而以最大占空比输出,有导致电源器件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还包括:
开关管及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变压器的初级主绕组的接通与关断;次级控制电路,用于对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检测;启动电路,用以变压器的初级主绕组的启动,以及光耦电路,用于向所述开关管及控制电路提供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反馈信号;所述次级控制电路内的次级控制器上控制电平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光耦电路的光耦内部二极管正极端连接,光耦内部二极管负极端接地;光耦电路的光耦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开关管及控制电路的PWM控制器反馈电平端连接,光耦电路的光耦内部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初级辅助绕组输出端连接,所述 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管及控制电路内PWM控制器反馈电平端连接。
所述的启动电路包括稳压管和第二电阻,变压器初级辅助绕组输出端与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稳压管的正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及控制电路内PWM控制器反馈电平端连接。
还包括功率变换器电路,所述功率变换器电路为反激电路、单级PFC电路、正激电路、桥式电路或LLC谐振电路中的任一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改变反馈相位方式,实现开关电源可靠的短路保护;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开关电源控制线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赢新光电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赢新光电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漏油报警装置
- 下一篇:48V电动车专用太阳能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