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763.0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红鹰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机械产品——曲柄连杆滑块传动的立式真空泵,特别涉及其中的一种新型真空泵,有效缩短了平衡气道结构,让平衡气道内气体所经历路线长度变短的一种新型真空泵。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真空泵中,特别是大排量抽真空的真空泵,曲柄连杆传动的活塞式真空泵被广泛所采用。一般应用于化工、医药等气体高污染领域,由于压力低、排气量大,运动件活塞显得特别硕大而笨重,因此,卧式结构单侧磨损厉害,已经逐步被受力磨损均匀等诸多优点的直立结构所取代,但长期以来仍存在气缸内压缩膨胀做功过程效率低问题,主要是因为活塞与气缸两端之间的余隙容积膨胀,导致有效吸气行程变短所致。
传统的一级做功达到两级抽真空效果是采用借道气阀绕过活塞的方法,即从气缸流道中绕过活塞的外平衡气道结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平衡气道结构。外平衡气道结构中气体所经历路线延长,更加增大了气缸余隙容积总容量,因此效果不甚理想,成为该领域一直没能攻克的一个技术难题:如何更好地减小活塞式真空泵的余隙容积来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提供一种采用内平衡气道结构的一种新型真空泵,使得一级做功达到两级抽真空的更佳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真空泵,包括泵支撑体以及位于泵支撑体上方的气缸颈、汽缸体和汽缸盖,所述的泵支撑体内腔自下向上安装有一对曲轴支承座固定着一对曲轴中心轴承,曲轴的偏心曲拐与连杆的下轴瓦旋转滑动连接,连杆的上轴套与十字滑块的滑块销摆转滑动连接,与滑块销成十字交叉的滑块外圆滑动配合在泵支撑体的泵体滑道内,下螺母将活塞杆下螺纹固定在所述的十字滑块上平面的螺孔中,活塞杆穿越所述的气缸颈再与位于所述的汽缸体内腔的活塞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汽缸体内腔与气缸排气孔之间有上排气阀片以及下排气阀片,上排气阀片与下排气阀片之间有排气隔离板;所述的汽缸体内腔与气缸吸气孔之间有上吸气阀片以及下吸气阀片,上吸气阀片与下吸气阀片有吸气隔离板,作为改进:所述的活塞组件分为完全对称的盖半片活塞和颈半片活塞;所述的盖半片活塞和颈半片活塞都至少有两个内弹簧台阶座,内弹簧台阶座中心有密封圆孔,密封圆孔内侧有流道台阶;移动盘座两侧对称布置都有复位弹簧固定于内弹簧台阶座,移动盘座中心的移动盘杆两端有移动密封盘圈,移动密封盘圈两侧分别有外导向筋和内导向筋与密封圆孔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盖半片活塞和颈半片活塞的内孔与活塞杆的活塞杆台阶段过渡配合,活塞杆台阶段的台阶轴肩贴着颈半片活塞的内孔外端面,弹簧垫圈贴着盖半片活塞的内孔外端面,活塞杆螺母在弹簧垫圈上方与活塞杆上螺纹配合将盖半片活塞与颈半片活塞紧固,盖半片活塞与颈半片活塞密闭紧贴构成活塞内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盖半片活塞和颈半片活塞外圆上都有一根活塞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汽缸盖内平面中心有容纳螺母盲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吸气弹簧一端固定于上吸气弹簧孔座,上吸气弹簧另一端托着所述的上吸气阀片在常态下紧贴着上吸气阀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下吸气弹簧一端固定于下吸气弹簧孔座,下吸气弹簧另一端托着所述的下吸气阀片在常态下紧贴着上吸气阀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排气弹簧一端固定于上排气弹簧孔座,上排气弹簧另一端托着所述的上排气阀片在常态下紧贴着上排气阀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排气弹簧一端固定于下排气弹簧孔座,下吸气弹簧另一端托着下排气阀片,下吸气阀片在常态下紧贴着下排气阀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在两半片活塞结合结构中增设移动盘座两侧对称布置有复位弹簧固定于内弹簧台阶座,移动盘座中心的移动盘杆两端有移动密封盘圈,移动密封盘圈两侧分别有外导向筋和内导向筋与密封圆孔滑动配合结构,将余留在活塞组件两端与汽缸体内腔之间的余隙容积中气体,在活塞组件与气缸两端盖碰面之际实现瞬态贯通。内平衡气道结构有效缩短了活塞组件两侧中气体在瞬态贯通时所经历路线长度,减少了活塞组件与汽缸盖内端面之间的余隙容积以及活塞组件与汽缸颈内端面之间的余隙容积,有效提高了汽缸体内腔的气体做功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组件60自上而下运行至中部时状态的总体剖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塞组件60常态或上下移动过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塞组件60上侧面碰及汽缸盖内端面77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组件60自下而上运行至接近最上部时状态的总体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红鹰学院,未经宁波大红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组件及其所应用的压缩机
- 下一篇:液态硫磺/液态沥青定量给料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