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溉水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231.7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金丽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1F7/00;B01F15/02;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25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溉 水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灌溉水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灌溉施肥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灌溉施肥技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增加,对这些技术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的认识日益深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同时对这些技术在水肥高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底部铺设管道田间开口喷灌或者滴灌的技术,虽然有其技术进步,但很多地区因为投资成本较高、灌溉不彻底等原因,依然采用地表铺设水龙的方式灌溉。
传统的施肥方式,通过大型农机或人力畜力在田间播撒,但其施肥的均匀程度依然不足,而且需要在田间来回运动,施肥成为一件较为耗费体力的事。当前许多高效化肥可迅速在水中溶解,这为灌溉水肥机能够为人们的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基础。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灌溉水肥机,化肥能够迅速溶于水,灌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农田的均匀施肥。
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灌溉水肥机,包括投料腔、混合腔、出水口和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上部悬挂投料腔,所述投料腔设置漏斗状进料口,所述投料腔设置为多层密网状,所述投料腔的悬挂臂伸缩设置,其长度可以自由调节,所述混合腔设置出水口,其底部设置旋转叶片,所述混合腔下部设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内部设置驱动系统和支撑腿,所述混合腔进水侧设置层阶,混合腔进水侧开口平滑设置。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量产,易于市场推广。
2、应用本实用新型化肥能够迅速溶于水,灌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农田的均匀施肥。
3、所述投料腔为多层密网状,可以对化肥过滤,微小颗粒随水流溶化从密网流入混合腔,避免粉尘状化肥成团堆积,避免化肥溶化不彻底。
4、所述投料腔的进料口设置为漏斗状,方便投料进料。
5、所述投料腔的悬挂臂伸缩设置,其长度可以自由调节,缩短悬挂臂,投料腔在混合腔内上升,脱离混合腔内水面,投料腔收到水龙内来水的冲力加大;加长悬挂臂,投料腔在混合腔内下降,部分或全部没入混合腔内水面,投料腔的触水面积加大。
6混合腔内设置旋转叶片,底下设置驱动系统,搅拌,混合腔内肥、水得到充分混合,即使有化肥不经投料腔,从混合腔开口直接落入混合腔,有旋转叶片的搅拌混合,也可以使化肥得到充分的溶化。
7所述混合腔进水侧设置层阶,混合腔进水侧开口平滑设置,防止水龙垂直上升或垂直下降发生阻断性折弯,水流不能畅通的流入投料腔。混合腔进水侧开口平滑设置,还可以防止刮擦水龙,或有其他毛刺刺穿水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料腔 2混合腔 3出水口 4漏洞状进料口 5悬挂臂 6旋转叶片 7驱动系统 8支撑腿 9层阶 10水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一种灌溉水肥机,包括投料腔1、混合腔2、出水口3和驱动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2上部悬挂投料腔1,所述投料腔1设置漏斗状进料口4,所述投料腔1设置为多层密网状,所述投料腔1的悬挂臂5伸缩设置,其长度可以自由调节,所述混合腔2设置出水口3,其底部设置旋转叶片6,所述混合腔2下部设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内部设置驱动系统7和支撑腿8,所述混合腔2进水侧设置层阶9,混合腔2进水侧开口平滑设置。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从水井中的来水,通过铺设水龙接入农田,在水龙中间串接灌溉水肥机。针对不同的化肥,或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串接多台水肥机。
水龙通过层阶9进入投料腔,化肥通过漏斗状进料口4进入投料腔1,所述投料腔1密网状设置,化肥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溶化并随之流入混合腔2,混合腔2内的旋转叶片6持续工作,混合腔2内的水、肥再次受到强力搅拌,充分溶化的化肥随水流从出水口3进入出水段的水龙,流入农田。
投料腔1从漏斗状进料口4的颈部以下部分,整体设置为密网状。
所述混合腔为圆桶形,高度为145cm,直径为95cm。
所述支撑腿8倾斜设置,垂直高度为14cm.。
所述投料腔设置水龙进口,来水直接进入投料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金丽,未经肖金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预防口臭咀嚼丸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