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杆内孔反倒角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8001.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兰;黄华栋;徐立华;肖秀珍;季业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杆内孔反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金属工件孔底反倒角的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金属工件加工中,加工内孔的正面倒角是比较方便的,可在机床上用带角度的反倒角刀,也可徒手用刮刀刮。但加工内孔反倒角就困难多了。对加工零件内孔反倒角,传统上靠手工刮刀刮,或用小五金专用倒角器倒角。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划伤工件。如图1所示,是一种待加工工件的结构剖视图,图示中工件1具有上、下两个与内腔通透的内孔11、内孔12,特别是对内孔端面与工件内腔筋壁距离L非常近,倒角111、112要求较高时,小五金专用倒角器无法伸展,刮刀无法深入。尤其是当孔较深时,刀具强度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杆内孔反倒角刀,是针对某些精密零件内孔均需反向倒角,特别是对倒角的角度、深度有较高要求时,也能解决有些零件需倒角的端面与内筋壁距离非常近状态下反倒角加工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杆内孔反倒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包括一体相连的刀柄、刀杆、切削头及与切削头一体相连的硬质合金刀片,所述刀柄与刀杆之间具有偏心e,满足 ,其中D为反倒角内孔的直径,d为切削头带合金刀片刀刃处的直径,h是反倒角的高度、α为反倒角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e介于1.5~5mm。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为断面呈圆形的淬火钢杆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其显著的技术效果体现为:该反倒角刀可根据工件内孔的孔径大小,设计不同偏心e的反倒角刀,利用偏心与NC程序控制,即可在CNC上高精度、高效自动加工不同孔径的反倒角,提升了特殊应用下金属切削加工工具的灵活性、精度。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待加工工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刀柄、刀杆、切削头的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倒角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杆内孔反倒角刀,是针对某些精密零件内孔均需反向倒角,特别是对倒角的角度、深度有较高要求时,也能解决有些零件需倒角的端面与内筋壁距离非常近状态下反向倒角。
如图2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反倒角刀的结构示意图及其A-A向、B-B向剖视图及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该种用于加工孔底反倒角的刀具,一体相连的刀柄21、刀杆22、切削头23及与切削头23一体相连的硬质合金刀片24。其中该刀柄21与刀杆22之间具有偏心e,满足,其中如图6所示,D为反倒角内孔的直径,d为切削头带合金刀片刀刃处的直径,h是反倒角的高度、α为反倒角的角度。无特别要求时,可简化公式计算:。其中刀杆22为断面呈圆形的淬火钢杆体。
由刀柄、刀杆、切削头组成的刀体需淬火HRC50,偏心套淬火HRC48。硬质合金刀片钎焊在切削头上,焊接牢固,不得有裂纹,硬质合金的材质根据被加工零件选定,如YG6X、YL10.2、YT14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谓偏心e,由于刀柄与加工中心主轴中心线零偏心,因此该偏心e即为切削头及其硬质合金刀片与加工中心主轴中心线的距离偏差。
本实用新型刀具在工作时:首先需要编程设定将CNC主轴旋转停止时始终固定在一特定位置。然后根据内孔的直径和所需加工的反倒角的规格设计匹配偏心的反倒角刀。继而伸入待加工工件的内孔中并调整位置,启动主轴,走刀并按孔深方向提升刀具,利用偏心e反倒角至所需的规格。最后通过调整刀具位置,可在不破坏内孔表面的情况下将刀具退出,完成一次反倒角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杆偏心设计的反倒角刀,可根据工件内孔的孔径大小,设计不同偏心e,结合NC程序控制即可在CNC上高精度、高效自动加工不同孔径的反倒角,提升了特殊应用下金属切削加工工具的灵活性、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8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节目信息元数据的音频解码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