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转弯处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5512.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珉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转弯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照明系统,特别是交通指示灯,特别是一种高速公路转弯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设计中,为了降低汽车驾驶者的视疲劳,经常要有意增加弯道设计,弯道的多少除了和总体路线有关外,还与高速公路设计规范要求有关,合理科学的弯道设计,有利于消除疲劳驾可以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能降低设计成本。
然而弯道设计除了增加成本外,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汽车打出的远光灯会给对面车辆行驶带来视觉干扰,有时会迁成重大安全事故。为此,公路设计者在隔离道上增加遮光屏,以防对面光线对其影响。
在沿途弯道增加路灯虽然能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高速公路为了安全,是不能在其道路上拉供照明用的交流电,这就限制了沿途弯道增加交流供电路灯的可能性。
采用太阳能路灯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它会大大加大高速公路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费用低、亮度高、体积小的一种高速公路转弯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转弯处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在高速公路转弯处隔离带区安装引导灯、照明灯、弯道结束提示灯,引导灯在进入高速公路转弯处开始的直线段;弯道结束提示灯在驶出高速公路转弯处的直线段,引导灯、照明灯、弯道结束提示灯通过无线电电连接。
所述的引导灯包括太阳能照明灯、处理单元、车辆检测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太阳能照明灯由蓄电池、电源切换开关、太阳能板构成,电源切换开关分别与蓄电池、太阳能板和处理单元电连接,处理单元采用单片机,蓄电池与太阳能照明灯、车辆检测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车辆检测单元由一路红外发射电路和一路红外接收电路构成,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的I/O口电连接。
所述的照明灯包括太阳能照明灯、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太阳能照明灯由蓄电池、电源切换开关、太阳能板构成,电源切换开关分别与蓄电池、太阳能板和处理单元电连接,处理单元采用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电源切换开关与蓄电池、太阳能板和太阳能照明灯电连接,单片机的I/O口电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的弯道结束提示灯与引导灯有着相同的结构。
所述的弯道结束提示灯和引导灯的太阳能照明灯功率小于照明灯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高速公路转弯处照明分为引导灯、照明灯、弯道结束提示灯,引导灯、照明灯、弯道结束提示灯采用太阳能白天充电,光线暗时工作,照明灯采用大功率,为了降低成本,照明灯采用有车辆通过时工作,无车通过时不工作,工作时时由引导灯给出信号,弯道结束提示灯给出关闭信号,这样太阳能电池和充电电池所需要的功率大大降低,同时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给安装和维护带来了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图2是引导灯原理电路图;
图3是照明灯原理电路图。
图中:1、引导灯;2、照明灯;3、高速公路转弯处;4、弯道结束提示灯;5、向右行驶车辆发光区域;6、向右行驶车辆;7、向左行驶车辆发光区域;8、向左行驶车辆;9、蓄电池;10、电源切换开关;11、太阳能板;12、壳体;13、红外发射电路;14、处理单元;15、红外接收电路;16、无线通信单元;17、太阳能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高速公路转弯处3有向右行驶车辆6和向左行驶车辆8,在交汇处向右行驶车辆6的远光灯形成的向右行驶车辆发光区域5和向左行驶车辆8的远光灯形成向左行驶车辆发光区域7相互会造成视觉冲击,为此,在高速公路转弯处3隔离带区安装引导灯1、照明灯2、弯道结束提示灯4,引导灯1在进入高速公路转弯处开始的直线段,距离500到1000米之间;弯道结束提示灯4在驶出高速公路转弯处的直线段,距离也在500到1000米之间,引导灯1、照明灯2、弯道结束提示灯4通过无线电电连接。引导灯1用于在弯道入口前方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引导灯1向照明灯2发出信息,照明灯正常开启;当车辆进入弯道结束区时,弯道结束提示灯4检测到所有车辆都通过后,通知照明灯2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5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