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745.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高效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目前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的缺陷,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该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本发明一种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储蓄污水的调节池、用于加速沉降速度的水力澄清池、用于缺氧好氧处理的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水力澄清池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呈漏斗状的池体和设置在池体内的柱形体、漏斗状金属罐体,所述调节池通过连接抽水泵后与漏斗状金属罐体下端连接,所述水力澄清池中的漏斗状金属罐体上端开口,可使水体溢流往柱形体内,柱形体下部具有开口可将水体溢往漏斗状池体内。
上述水力澄清池上部设有通往沉淀池底部的输水管。
上述生物反应池内铺设有若干层以利缺氧好氧反应的填料。
上述生物反应池底部铺设有管式可变微孔曝气器。
上述生物反应池通过中心筒将水通往沉淀池底部,该中心筒下端呈喇叭状,在沉淀池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中心筒的钢筋支架。
上述沉淀池底部呈漏斗状。
上述水力澄清池呈圆柱状,沉淀池环绕在水力澄清池周部,清水池环绕在沉淀池外围;生物反应池设置在水力澄清池一侧部。
本发明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用于储蓄污水的调节池,经抽水泵抽往漏斗状金属罐体体内,溢满的污水经过漏斗状金属罐体上部开口溢流到柱形体内,然后污水经柱形体下部的开口逐步溢满漏斗状池体,接着污水经输水管输往生物反应池底部,污水经过缺氧好氧反应后输往沉淀池,经过沉淀池的沉淀,清水输往清水池。
本发明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工作原理,该水力循环澄清池从漏斗状金属罐体底部进水管道进入,经抽水泵高速喷入,在入口管周围形成真空,吸入大约几倍于原水的泥渣量,经过泥渣与原水的迅速混合,进入渐扩管形的漏斗状金属罐体内,以及在柱形体内中进行混凝处理后进入漏斗状池体,由于漏斗状池体断面积的突然扩大,流速降低,泥渣就沉下来,清水上升溢流往生物反应池。
本发明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用于储蓄污水的调节池1、用于加速沉降速度的水力澄清池2、用于缺氧好氧处理的生物反应池3、沉淀池4和清水池5,水力澄清池2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呈漏斗状的池体201和设置在池体内的柱形体202、漏斗状金属罐体203,调节池1通过连接抽水泵后与漏斗状金属罐体203下端连接,所述水力澄清池中的漏斗状金属罐体上端开口,可使水体溢流往柱形体内,柱形体下部具有开口可将水体溢往漏斗状池体内。
为了设计需要,上述水力澄清池上部设有通往沉淀池底部的输水管7。
为了更有利于生物反应池内缺氧好氧反应的进行,上述生物反应池内铺设有若干层以利缺氧好氧反应的填料6,采用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类的生化反应填料。上述生物反应池底部铺设有管式可变微孔曝气器8。
为了更有利于水中污物的沉淀,上述生物反应池通过中心筒9将水通往沉淀池底部,该中心筒下端呈喇叭状,在沉淀池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中心筒的钢筋支架10。
上述沉淀池底部呈漏斗状,从而更有利于污物的沉淀。
上述水力澄清池呈圆柱状,沉淀池环绕在水力澄清池周部,清水池环绕在沉淀池外围;生物反应池设置在水力澄清池一侧部。
本发明集成式高效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首先进入用于储蓄污水的调节池,经抽水泵抽往漏斗状金属罐体体内,溢满的污水经过漏斗状金属罐体上部开口溢流到柱形体内,然后污水经柱形体下部的开口逐步溢满漏斗状池体,接着污水经输水管输往生物反应池底部,污水经过缺氧好氧反应后输往沉淀池,经过沉淀池的沉淀,清水输往清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汉果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