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放管路负压自动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536.3 | 申请日: | 201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辛宪耀;王永革;田书龙;张育恒;董炳文;蔺吉胜;王电青;牛江江;曹雪芹;成国清;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自动 放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用来减少抽放管路积水、提高抽放效率的抽放管路负压自动放水器。
背景技术
对于所采煤层与顶底板赋水大的矿井,在抽放瓦斯过程中,由于负压的作用钻孔水会不断随着负压流向抽放管路,并在抽放管路中聚积,随着抽放管路中积水的增多,就会造成局部抽放管路有效截面明显变小,甚至堵塞抽放管路,会严重影响瓦斯的抽放效果。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排出抽放管路中积水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瓦斯抽放管路中积水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抽放管路负压自动放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抽放管路负压自动放水器,包括放水箱体、蛇形管及L形放水管;放水箱体为封闭箱体,放水箱体的顶板开设有进水口,放水箱体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和排渣口;蛇形管的一端口与放水箱体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另一端口与安装在抽放管路上的三通管件的一端口连接相通,并且蛇形管上还设有球阀;L形放水管的一端口与放水箱体的出水口连接相通、另一端口向上设置,向上设置的端口内设有浮球且该端口上盖接有出水盖体,出水盖体的盖缘与L形放水管管壁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排渣口上设有排渣盖体;放水箱体的高度高于L形放水管向上端口的高度。
当抽放管路中有积水时,积水在自身重力及管道内负压的共同作用下,会通过蛇形管进入到放水箱体内,放水箱体与L形放水管组成一个连通器,当放水箱体内的积水越来越多时,L形放水管内的水位会逐渐升高,L形放水管内的浮球也会随着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放水箱体内的积水高过L形放水管的向上端口后,L形放水管内的浮球在水压的作用下会将活动连接在L形放水管端口上的出水盖体顶起,从而达到放水的目的。当放水箱体内的积水放掉后,在负压和弹性绳的作用下会自动将活动连接在L形放水管端口上的出水盖体吸紧密封,从而起到在负压情况下自动放水的作用。当放水箱体内聚集较多杂质时,可将蛇形管上的球阀关闭,打开排渣盖体从排渣口将放水箱体内的杂质清除即可。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装置会不定期自动向外放水 ,令抽放管路变得畅通 ,阻力减小 ,钻场有效负压增大 ,煤层中的游离瓦斯在负压的作用下可顺利进入钻孔中被抽出 ,之后由于钻孔附近煤层中瓦斯压力降低 ,吸附瓦斯很快转变为游离瓦斯被抽出,抽放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煤层中的瓦斯不断被抽出后,煤层瓦斯含量降低,杜绝了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超限,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3、抽放管路系统管理方便,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实用、放水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水箱体、2-蛇形管、3-L形放水管、4-三通管件、5-球阀、6-浮球、7-出水盖体、8-弹性绳、9-排渣盖体、10-抽放管路、11-积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抽放管路负压自动放水器,包括放水箱体1、蛇形管2及L形放水管3;放水箱体1为封闭箱体,放水箱体1的顶板开设有进水口,放水箱体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和排渣口;蛇形管2的一端口与放水箱体1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另一端口与安装在抽放管路10上的三通管件4的一端口连接相通,并且蛇形管2上还设有球阀5;L形放水管3的一端口与放水箱体1的出水口连接相通、另一端口向上设置,向上设置的端口内设有浮球6且该端口上盖接有出水盖体7,出水盖体7的盖缘与L形放水管3管壁之间通过弹性绳8连接;排渣口上设有排渣盖体9;放水箱体1的高度高于L形放水管3向上端口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
- 下一篇:矿山井下充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