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电梯钢梁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233.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立国;张茅;余德浩;徐永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电梯 钢梁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电梯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绝大多数能够在结构楼层上设立的施工电梯基础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即在楼板上设立混凝土结构的板式电梯基础,同时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加固回顶的方式加固。此做法工期长、费用高、会占用下层工作面,混凝土结构拆除麻烦且为垃圾废物,对社会是资源浪费;此外,有些建筑不允许在结构楼层上直接设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有些地基处理复杂、费用高的地方也不易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所以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必须寻找一种更加合理、技术先进的施工电梯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电梯钢梁基础,要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工期长、费用高、会占用下层工作面、资源浪费严重、在一些特殊地方不适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电梯钢梁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钢梁和设在组合钢梁左右两侧的稳定支撑,所述组合钢梁包括两根主受力工字钢、焊接连接在两根主受力工字钢之间的间隔设置的主受力工字钢连接件、以及焊接连接在两根主受力工字钢之间的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所述主受力工字钢和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上还开有电梯支撑用螺孔。
所述主受力工字钢的两端端部上翼缘上均焊接连接有加固端头,并且主受力工字钢通过加固端头搭放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梁上,同时主受力工字钢与预埋于钢梁混凝土梁中的主受力工字钢连接钢板焊接连接,加固端头与预埋于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加固端头连接钢板焊接连接。
所述组合钢梁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至少两个稳定支撑,稳定支撑的一端与主受力工字钢焊接连接,稳定支撑的另一端与垫板焊接连接,垫板又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搭放在建筑物的空心楼盖宽扁梁上。
所述主受力工字钢连接件可为工字钢、槽钢、方钢或钢板。
所述稳定支撑可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
所述加固端头可为工字钢或槽钢。
所述加固端头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主受力工字钢的两端端部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均焊接连接有加劲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施工电梯基础,采用了除传统混凝土结构以外的施工技术,应用在建设工程中,适用于所有施工电梯,特别适用于不能直接置于结构上的工程和处理难度大、费用高的软弱地基土工程。
本实用新型为短期临时设施,采用了灵活、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钢梁基础,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钢筋水泥的使用,避免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的浪费,节省了材料和社会资源,减少了混凝土废渣对环境影响,对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作用,节能减排效果好,可推而广之,
本实用新型可周转利用,利用价值高,可以加工成埋件,节点板之类的铁件,综合效益高,具有混凝土结构不可比拟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再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具有明显的社会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搭放在钢筋混凝土梁和空心楼盖宽扁梁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受力工字钢、2-钢筋混凝土梁、3-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4-主受力工字钢连接件、5-稳定支撑、6-垫板、7-主受力工字钢连接钢板、8-加固端头连接钢板、9-加固端头、10-加劲板、11-空心楼盖楼板、12-加固端头与主受力工字钢的焊缝、13-电梯支撑用螺孔、14-空心楼盖宽扁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这种施工电梯钢梁基础,包括组合钢梁和设在组合钢梁左右两侧的稳定支撑5。
所述组合钢梁包括两根主受力工字钢1、焊接连接在两根主受力工字钢1之间的间隔设置的主受力工字钢连接件4(每隔1.5m焊接一根主受力工字钢连接件4)、以及焊接连接在两根主受力工字钢1之间的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3,所述主受力工字钢1和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3上还开有电梯支撑用螺孔13,主受力工字钢1的上表面和电梯支撑用短工字钢3的上表面构成了电梯支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插排
- 下一篇:电动环保型皮革清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