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浴缸龙头的自动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871.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缸 龙头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浴缸龙头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浴缸龙头的自动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人们进行淋浴,浴缸往往还连接有花洒或者顶喷;同时为了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洗浴需要而自行选择出水方式,该浴缸龙头上还设置有阀门组件。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一种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阀门组件包括拉杆51、活动板52以及止水垫53,该拉杆51的头部可供人们握持并且向上拽动,该活动板52与拉杆51固定相连,该止水垫53则设置在活动板52上并且该止水垫53与该活动板52之间还设置有泄压缺口57,该泄压缺口57会随着水压的增加而被止水垫53逐渐挡住。当人们拽拉该拉杆51时,该拉杆51会带动活动板52和止水垫53向上运动,而实现对浴缸龙头通道的遮挡,当止水垫53完全遮挡住龙头通道时,浴缸龙头内的水压会驱动止水垫53紧贴在龙头通道上,并利用摩擦力而保持整个阀门组件的位置,即让水流得以通过花洒或顶喷喷出。一旦浴缸的总阀门关闭,此时浴缸龙头中的水压即会下降,该泄压缺口57会变大而实现对水流的泄压,如此使得止水垫53与龙头通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下降,最后该拉杆51和活动板5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滑恢复至浴缸龙头打开的状态。
对于上述结构,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在淋浴模式下,由于当前水压亦会存在高低上的波动,而在水压较低时,上述泄压开口仍然会出现渗水的现象,从而会有浪费水的现象产生;
二、当关闭浴缸的总阀门时,该拉杆51的复位速度往往是取决于拉杆51本身的重量,故仍然存在下路速度慢的缺点,如此一旦人们较为频繁地进行洗浴,则会出现拉杆51没有及时复位,使得水流从顶喷出喷水等情形,特别是喷出热水的情形,从而给人们的洗浴带来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浴缸龙头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龙头的自动泄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淋浴模式下仍然会渗水以及拉杆复位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浴缸龙头的自动泄压装置,包括拉杆、活动板和用于封住龙头通道的止水垫,该拉杆的头部伸出在浴缸龙头外,该拉杆与活动板相连;其中,该自动泄压装置还包括导向柱、O形密封圈和弹簧,该活动板上形成有环形挡缘以及位于环形挡缘内且贯穿于活动板的贯通孔,该止水垫具有中通孔以及朝活动板方向设置的环形凸缘,该中通孔与该活动板环形挡缘所形成的空间相通,该导向柱一端穿设在活动板的贯通孔内,该O形密封圈套设在导向柱上并可密封该贯通孔,该弹簧一端抵触在活动板上,另一端抵靠在导向柱上。
进一步,该环形凸缘位于该活动板的环形挡缘内,并可沿环形挡缘内壁滑动。
进一步,该环形挡缘和环形凸缘均呈圆环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浴缸龙头的自动泄压装置,在人们需要进行淋浴时,只需向上拽动该拉杆,使活动板和止水垫一起向上运动,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该弹簧会被压缩使得O形密封圈能密封该活动板的贯通孔,同时该止水垫则由于水流压力作用下而紧贴在在龙头通道上,如此水流则只能通过花洒或者顶喷向外喷出。而当人们关闭浴缸的总阀门时,由于水流压力的下降,在弹簧的作用下,该活动板的贯通孔会打开而进行泄压,随着贯通孔处泄压的进行,该水流压力会进一步降低,该止水垫将与水流通道分离,此时整个自动泄压装置将快速地落下。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淋浴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渗水,并且还具有复位速度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泄压装置应用在浴缸龙头上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浴缸龙头处于龙头出水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A为图4中自动泄压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浴缸龙头处于花洒出水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A为图4中自动泄压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浴缸龙头的总阀门关闭时的剖视图;
图7为自动泄压装置复位后的浴缸龙头的剖视图。
图中:
浴缸龙头 100 热水管 1
热水旋钮 11 冷水管 2
冷水旋钮 21 花洒通道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