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热风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145.0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鹰;吕建明;朱明新;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1/04 | 分类号: | F26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流体 固化 热风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热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热风循环烘箱基本都是用于医学、化工、食品等行业用的烘干设备。热风循环烘箱的加热热源多采用蒸汽加热、电加热和电蒸汽两用。而且目前常用的烘箱一般把风机安装在烘箱的侧壁上,通过风机工作将外部热源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入到箱体内,这样的安装方式只适用于尺寸较小的烘箱升温,对于尺寸较大的热风循环系统,采用这样的送风方式达不到烘干室内温度均匀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温速度快,均匀加热,能够精确控温,可以远程控制的用于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的热风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加热室、烘干室、离心风机,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烘干室独立分开放置,所述加热室的加热室热风出口与所述离心风机的离心风机进风口通过循环风管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离心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烘干室的烘干室热风入口通过所述循环风管连接,所述烘干室的烘干室冷风出口与所述加热室的加热室冷风入口通过所述循环风管连接。离心风机可将烘干室内的冷空气送入加热室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热空气再送回到烘干室内,构成烘干室内的循环气流。循环风管将加热室和烘干室连通,实现系统内空气的循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热风利用率,节约能源。烘干室具有大空间内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热风循环的均匀烘干功能,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烘干室的防爆特性。
所述加热室热风出口设于所述加热室的上部,所述加热室冷风入口设于所述加热室的下部,所述加热室内安装金属管状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分为常开组和调节组。这样可以方便温度的控制,也可以延长加热管的寿命。
所述烘干室冷风出口设于所述烘干室的上部,且与所述烘干室连通,所述烘干室热风入口设于所述烘干室的下部,所述烘干室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设有保温门,所述烘干室的至少一个侧壁下部紧贴侧壁设有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烘干室热风入口连通,所述热风通道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烘干室相通的烘干室热风出口。
所述烘干室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下部紧贴侧壁分别设有热风通道,两个所述热风通道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烘干室热风入口连通,两个所述热风通道上均设有若干与所述烘干室相通的所述烘干室热风出口,可将热风均匀的送入烘干室内,这样可使烘干室内任意一点处的温度波动小而且烘干室内各部位温差小。
所述热风通道沿所述烘干室侧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烘干室的顶部还设有至少一盏耐高温防爆照明灯和耐高温防爆摄像机风冷防护罩,所述耐高温防爆摄像机风冷防护罩内装有监控摄像机。在系统工作时监控摄像机直接将视频信号传送到上位机从而实现监控,所述耐高温防爆照明灯在系统工作时实现照明作用。
所述烘干室外壁、所述加热室外壁与所述循环风管均设有保温层。起到密封和保温的作用,减少整个系统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流体固化用热风循环系统,其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变送器、上位机、下位机、风速传感器、变频器、温度声、光报警装置和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变送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烘干室的上部,所述温度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下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热风入口处,所述风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下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下位机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频器、所述温度控制仪和所述温度声、光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离心风机连接,所述下位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监控摄像机连接。
所述下位机为PC单片机或PLC。温度变送器用来将标准的模拟量信号送到PLC主控芯片,通过用户程序来控制加热管的下一步动作,从而实现精确控温。上位机和下位机PLC通过三菱PLC的通讯模块实现通讯。上位机能对所有的下位机进行调度指挥控制,操作人员通过上位机可以直接发出命令来控制系统工作,而且上位机可以显示各设备之间的工作状态,上位机也能接收视频信号,从而实时监控烘干室内的工作情况。该系统可以实现手动、单周期、连续工作模式的选择。系统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远离工作现场进行操作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