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桥式起重机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1866.0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伟;吴庆富;王进峰;赵连远;吕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4 | 分类号: | B66C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桥式起重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桥式起重机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起重设备。在车间厂房中,由于要求作业效率高,往往安装多层多台桥式起重机。在上下层行车交叉作业时,往往由于操作疏忽导致上层行车吊钩与下层行车发生碰撞因其事故。为了提高桥式安全性,需要对多层行车的交叉作业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桥式起重机防撞系统,能够对车间多层桥式起重机的交叉作业进行有效地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桥式起重机防撞系统,包括上位运行车和下位运行
车,上位运行车设置有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所述下位运行车设置有控制器Ⅰ以及与控制器Ⅰ相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Ⅰ、无线信号接收器Ⅰ、左侧超声波传感器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所述上位运行车设置有控制器Ⅱ以及与控制器Ⅱ相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Ⅱ和无线信号接收器Ⅱ;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与控制器Ⅱ相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Ⅰ与无线信号接收器Ⅱ无线通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Ⅰ与无线信号发射器Ⅱ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左侧超声波传感器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将实时探测到的上位运行
车的探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Ⅰ;所述控制器Ⅰ用于在接收到探测信号后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Ⅰ发送给上位运行车过车请求信号;所述控制器Ⅱ用于在接收到过车请求信号后通过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检测吊钩位置和状态信号,并经过判断后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Ⅱ发送给下位运行车通车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多层桥式起重机的运行,通过对采集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判断可否进行交叉作业,可有效避免由于人眼观测等造成的判断失误,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位运行车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位运行车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位运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位运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无线信号发射器Ⅱ;2 无线信号接收器Ⅱ;3 右侧超声波传感器;4 无线信号发射器Ⅰ;5 无线信号接收器Ⅰ;6 左侧超声波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结合附图1、 2、3、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桥式起重机防撞系统,包括上位运行车和下位运行
车,上位运行车自带有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下位运行车设置有控制器Ⅰ以及与控制器Ⅰ相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Ⅰ4、无线信号接收器Ⅰ5、左侧超声波传感器6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3;
上位运行车设置有控制器Ⅱ以及与控制器Ⅱ相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Ⅱ1和无线信号接收器Ⅱ2;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与控制器Ⅱ相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Ⅰ4与无线信号接收器Ⅱ2无线通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Ⅰ5与无线信号发射器Ⅱ1无线通讯连接;
左侧超声波传感器6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3用于将实时探测到的上位运行车
的探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Ⅰ;控制器Ⅰ用于在接收到探测信号后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Ⅰ4发送给上位运行车过车请求信号;控制器Ⅱ用于在接收到过车请求信号后通过吊钩起升限位装置和吊钩超载限制器检测吊钩位置和状态信号,并经过判断后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Ⅱ1发送给下位运行车通车控制信号。
其工作原理为:
一、 当上位运行车与下位运行车交会时,下位运行车左右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发射方向为下位运行车左上方与右上方,信号碰到上位运行车主梁反射,超声波传感器发出信号,反馈至下位运行车的控制器Ⅰ。
二、 下位运行车控制器Ⅰ接到超声波传感器信号后,作出响应:(1)当左超声波传感器动作时,禁止下位运行车左行。右车超声波传感器动作时,禁止下位运行车右行。(2)通过下位运行车无线信号发射器Ⅰ4发出过车请求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1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