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277.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谢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拉伸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
背景技术
船舶发动机室火灾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输送高温高压燃料油的燃料油供给管等配管接合零件因振动而松开或破损,极高压的燃料油飞溅,接触到发动机、气化器等高温部分而引起所谓的喷发式火灾。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该火灾的发生,考虑到燃料油的飞溅,设置覆盖配管接合部分的带系固物的配管套等的措施,但是配管接合部分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必须逐一地形成与船舶内所有配管接合部分相吻合的大小、形状的罩,不仅成本高,而且其安装也困难。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耐热、耐油、耐压和对候性,并且成本低、作业性好,能切实阻止燃料油从燃料油供给管等配管接合部飞溅,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飞溅所引起的火灾的产品,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此抗拉伸胶带具有良好柔韧度,缠绕覆盖性好,耐热、耐油、耐压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实际阻止燃料油从供给管等配管结合部飞溅,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溅引起的火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包括网格布层,此网格布层通过第一耐热粘胶层贴覆于第一铝箔层下表面,网格布层下表面涂覆有硅胶层,所述网格布层由作为经纱的碳素纤维和作为纬纱的聚酰胺纤维经纬交织而成,沿同一根经纱和纬纱方向相邻由所述碳素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交织形成的交织点之间至少隔两根纱线距离;所述此硅胶层另一表面贴覆有第二铝箔层,此第二铝箔层与一氟素离型膜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热粘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格布层的厚度为0.052 mm。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碳素纤维密度为190210根/cm,所述聚酰胺纤维密度为180220根/c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其具有良好柔韧度,缠绕覆盖性好,耐热、耐油、耐压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实际阻止燃料油从供给管等配管结合部飞溅,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溅引起的火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格布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网格布层; 2、第一耐热粘胶层;3、第一铝箔层;4、硅胶层;5、氟素离型膜;6、碳素纤维;7、聚酰胺纤维;8、交织点;9、第二铝箔层;10、第二耐热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包括网格布层1,此网格布层1通过第一耐热粘胶层2贴覆于第一铝箔层3下表面,网格布层1下表面涂覆有硅胶层4,所述网格布层1由作为经纱的碳素纤维6和作为纬纱的聚酰胺纤维7经纬交织而成,沿同一根经纱和纬纱方向相邻由所述碳素纤维6和聚酰胺纤维7交织形成的交织点8之间至少隔两根纱线距离;所述此硅胶层4另一表面贴覆有第二铝箔层9,此第二铝箔层9与一氟素离型膜5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热粘胶层10。
上述网格布层1的厚度为1或者1.25mm。
实施例2:一种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包括网格布层1,此网格布层1通过第一耐热粘胶层2贴覆于第一铝箔层3下表面,网格布层1下表面涂覆有硅胶层4,所述网格布层1由作为经纱的碳素纤维6和作为纬纱的聚酰胺纤维7经纬交织而成,沿同一根经纱和纬纱方向相邻由所述碳素纤维6和聚酰胺纤维7交织形成的交织点8之间至少隔两根纱线距离;所述此硅胶层4另一表面贴覆有第二铝箔层9,此第二铝箔层9与一氟素离型膜5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热粘胶层10。
上述网格布层1的厚度为0.75mm。
上述碳素纤维6密度为190或者205根/cm,所述聚酰胺纤维7密度为180或者210根/cm。
采用上述用于管道的抗拉伸胶带时,其具有良好柔韧度,缠绕覆盖性好,耐热、耐油、耐压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实际阻止燃料油从供给管等配管结合部飞溅,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溅引起的火灾。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