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形弹簧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1027.0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孟福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碟形弹簧垫圈。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碟形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等。碟形弹簧是通过其自身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行工作的一种弹性元件,在各类机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碟形垫圈是设计用于螺栓和螺钉连接的防松垫圈,用于中等或高强度螺栓、螺钉的连接。螺栓拉力可以承受由于以下原因产生的松弛:易损件的磨损、蠕变、松弛、热膨胀、收缩,或密封件的压紧。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择使用垫圈进行预紧,可在法兰螺栓两侧安装一种弹性机械元件,在很小的变形下提供足够的预紧力载荷,从而有效地减少密封失效的风险。但是,普通碟形垫圈预紧力差,当螺栓被拉长或缩短时,不能达到全面的防松和制紧效果,尤其是在比较平坦的且较为光滑的表面,防松和预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碟形弹簧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碟形弹簧垫圈是这样构成的,所述碟形弹簧垫圈为圆环碟形,厚度大于等于10mm,截面为矩形,碟形弹簧垫圈上面为A面,A面带有波浪形突纹,波浪形突纹间距不小于3mm,碟形弹簧垫圈下面为B面,B面具有均匀分布的梯形突起,梯形突起底边宽度与梯形突起间距相等,梯形突起高度为碟形弹簧垫圈外径的1/3。
使用时将两片碟形弹簧垫圈的B面重合,梯形突起错开,置于连接部位之间即可。当螺母固定后,两片碟形弹簧垫圈A面与接触面结合,波纹增加其间摩擦力,使其结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具有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有益效果,预紧效果好,使用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回复力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碟形弹簧垫圈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为碟形弹簧垫圈A面示意图;
图2为碟形弹簧垫圈B面示意图;
图3为碟形弹簧垫圈外形尺寸图。
图中:1 A面;2波浪形突纹;3波浪形突纹间距; 4 B面;5梯形突起;6梯形突起间距;7梯形突起底边宽度;8梯形突起高度
d碟形弹簧垫圈内径;D碟形弹簧垫圈外径;H碟形弹簧垫圈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碟形弹簧垫圈,所述碟形弹簧垫圈为圆环碟形,厚度大于等于10mm,截面为矩形,碟形弹簧垫圈上面为A面1,A面1带有波浪形突纹2,波浪形突纹2间距不小于3mm,碟形弹簧垫圈下面为B面4,B面4具有均匀分布的梯形突起5,梯形突起底边宽度7与梯形突起间距6相等,梯形突起高度8为碟形弹簧垫圈外径D的1/3。
使用时将两片碟形弹簧垫圈的B面4重合,梯形突起5错开,置于连接部位之间即可。当螺母固定后,两片碟形弹簧垫圈A面1与接触面结合,波纹增加其间摩擦力,使其结合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孟福,未经张孟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1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