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安全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4871.2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沈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福昌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安全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煤矿井下作业,当巷道发生透水或者坍塌等意外事故时,地下人员能安全逃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煤矿井下巷道环境下作业时经常会发生诸如塌方、透水、瓦斯爆炸以及地下有毒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这些意外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很强,而且危害极大,从而对井下巷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人们通常采取对井下巷道实施各种监控,并建立巷道中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系统等措施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当上述致命性意外事故发生时,这些措施无法对巷道中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护,也无法实现巷道人员在最短时间内逃生。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煤矿数以千计,近年来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不同规模的煤矿纷纷上马,因此发生大型矿难的次数比较频繁,有的单次事故死亡人数就达数十人以上,这类事故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井下巷道人员的逃生装置,该装置在煤矿井下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使地下人员快速地逃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煤矿井下发生意外事故时,不仅能使地下人员快速地逃生,而且还能对井下巷道进行通风、排水的煤矿井下安全逃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逃生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地表基本垂直的安全逃生通道,该安全逃生通道的一端伸出地表且在该伸出端安装有安全门和风机,安全逃生通道的另一端与煤矿井下巷道相连通; 所述安全逃生通道通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分隔成供人体攀爬的人体攀爬通道和可将井下巷道内的蓄水排至地表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排水泵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煤矿井下巷道的低洼处设有蓄水池,所述排水通道经所述排水泵与该蓄水池相连。
所述安全逃生通道有多个,且沿煤矿井下巷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所述安全逃生通道由钢管或者水泥管制成,所述人体攀爬通道内设有固定安装在管壁上的用于攀爬的爬梯。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矿区设置与地表基本垂直的安全逃生通道,并且在安全逃生通道内设有供人体攀爬的人体攀爬通道,因此,当发生意外事故时,地下人员能通过所述攀爬通道及时快速地脱离险境。由于在安全逃生通道的伸出端设有风机,因此可通过该风机对井下巷道进行通风换气,使巷道空气能够快速流通。由于在安全逃生通道内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排水泵相连,因此当巷道发生透水事故时,能通过所述排水泵对巷道进行快速排水,以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措施,对地下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通道通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成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管径小于第二排水通道的管径;所述排水泵有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一排水泵的功率小于第二排水泵的功率;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经所述第一排水泵与所述蓄水池相连,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经所述第二排水泵与所述蓄水池相连;所述蓄水池内还安装有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所述上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排水泵电连接,所述下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排水泵电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巷道内积水较少时,可通过小功率的第一排水泵进行排水,这样能大大节省电能;当巷道内积水较多时,可同时通过大功率的第二排水泵进行排水,从而使巷道内的积水快速排除,以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相邻两个安全逃生通道伸出端的风机的叶片转向相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通过一个风机对安全逃生通道以及巷道输入新鲜空气,另一个风机对巷道进行快速排气,从而使新鲜空气在安全逃生通道和巷道内作快速循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安全逃生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福昌,未经沈福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4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功率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可以防止碎料外溅的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