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937.2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郑梳泰;黄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设备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吊具。
背景技术
在机车驱动装置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齿轮箱水平放置,将齿轮从齿轮箱的侧面开口水平放置到齿轮箱内,并将齿轮中心孔与齿轮箱中心孔对齐,由于齿轮很大很重,因此在齿轮的吊运过程中,需要用吊具对齿轮进行固定,再通过吊车起吊齿轮吊具,完成齿轮的吊运工作。
现有技术的齿轮吊具包括吊索和三个吊爪,吊索连接三个吊爪,当对齿轮进行吊运时,使三个吊爪分别抓住齿轮的外圆或内圆孔,再利用吊车对吊索施力,将齿轮吊到齿轮箱处,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吊索会与齿轮箱相碰,无法将齿轮安装到齿轮箱内,需要人工辅助,将齿轮推入齿轮箱,并调整好位置。
因此,利用现有的齿轮吊具吊运齿轮无法直接将齿轮吊入齿轮箱内,需要依靠人工调整齿轮位置,效率低,危险系数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吊具,可节省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吊具,包括横梁、夹具和锁紧机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有固定导杆,所述固定导杆竖向设置;夹具设置于所述固定导杆上,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形成的卡口用于夹持水平放置的齿轮的一侧边缘,所述固定卡块固设于固定导杆上,所述活动卡块沿所述固定导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之间夹持有齿轮的状态下,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锁紧,从而夹紧所述齿轮。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在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之间夹持有齿轮的状态下,所述齿轮的圆心和所述横梁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固定导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横梁设有吊件,所述吊件包括固定吊件和活动吊件,所述固定吊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活动吊件沿所述横梁的轴线滑动设置。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位于固定卡块上方,所述活动卡块上设有竖向的螺纹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导杆,所述锁紧导杆自上而下包括圆杆段和螺纹段,所述圆杆段的上端从横梁的竖向通孔中穿出,所述圆杆段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竖向通孔的直径,所述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竖向通孔的直径,且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活动卡块。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还包括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光孔,所述螺纹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光孔的直径,且所述螺纹孔和光孔贯穿所述活动卡块,所述光孔的长度小于所述锁紧导杆的螺纹段的长度。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活动卡块本体和锁紧压块,所述锁紧压块朝向所述锁紧导杆设置;所述光孔位于活动卡块本体中,螺纹孔位于所述锁紧压块中。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圆杆段的上端设有方形柄。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的卡口处内壁形成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能够贴合所述齿轮的边缘,所述开口朝向齿轮的侧面形成竖向平面,在所述齿轮与弧形卡槽贴合的状态下,所述齿轮的圆心至所述竖向平面的垂直距离为设定长度。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上设有防脱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旋转柄和挡板,所述旋转柄搭设于所述活动卡块上,旋转柄的第一端枢接套设于固定导杆上,旋转柄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卡口的边缘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能够伸入所述齿轮壁面的凹槽以卡紧所述齿轮。
所述的齿轮吊具,优选的,所述竖向通孔内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竖向通孔过盈配合,所述衬套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杆段的直径。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吊具,通过在固定导杆上设置用于夹持水平放置的齿轮的一侧边缘的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快,从而通过吊车吊运齿轮吊具能够将水平放置的齿轮吊入齿轮箱内,可节省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吊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吊具的锁紧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横梁; 102:固定导杆; 103:固定卡块;
104:活动卡块; 105:卡口; 106:固定吊件;
107:活动吊件; 108:锁紧导杆; 109:圆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运动内压补偿式密封件
- 下一篇:内外开组合式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