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工作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820.1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6 | 分类号: | B23Q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数控 钻床 工作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钻床。
背景技术
在孔位加工过程中,由于钻削产生的金属屑不能及时排出,加大了钻头与工件的摩擦,使其产生高温,至使工件钻孔粗糙、变形,同时使钻头弯曲、磨损加快,有时甚至将钻头卡住、折断。即便是采用冷却液,也往往只是冷却上部,而解决不了下部,有时只能将钻头退出冷却,带出一部分钻屑再钻。然而在加工精密零件或不适宜冷却的工件时,则只能自然冷却或分数次进行加工,这样加工效率低。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出一种倒立式钻孔的方式,在钻小孔、深孔有传统钻床不具备的独特的优势,靠机床自身的震动和重力作用,钻出来的废削自动往下掉,解决了排削问题,从而减少了断钻头等现象,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其主要适用于精密加工各种精度及尺寸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大批量零件,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家电、制冷行业,更适用于排削困难的深孔和小孔加工。
由于一般机床上仅有一个工作台,当工作台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需将钻头停止运转,再将工件从工作台上拆下来并将新的工件放上去,然后钻头再对新工件进行加工。整个工件装载和拆卸过程,钻头都需停止运转,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装卸工件、可实现连续加工的工作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钻头倒立安装在滑块上,钻头的上方由上至下设有两个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台,两个工作台背靠背设置,两个工作台的侧边通过一旋转轴座安装在一立式支架上,该旋转轴座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轴座绕水平轴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台包括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区和放置夹持机构的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一立式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工作台,两个工作台可绕水平轴线上下旋转,一个加工,一个装卸,从而实现了钻孔的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当工作台转到上方进行工件装载时,工人不必托着重量较大的工件,装载方便、定位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装卸工件、可实现连续加工的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1,所述滑块1安装在XYZ导轨上并通过驱动装置II驱动,驱动装置I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钻头2倒立安装在滑块1上,其特征在于:钻头2的上方由上至下设有两个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台3,两个工作台3背靠背设置,两个工作台3的侧边通过一旋转轴座4安装在一立式支架5上,该旋转轴座4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所述旋转轴座4绕水平轴线转动,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工作台3绕水平轴线上下旋转,一个加工,一个装卸,从而实现了钻孔的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当工作台3转到上方进行工件装载时,工人不必托着重量较大的工件,装载方便、定位容易。
进一步,由于不同规格工件的结构不一样,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夹具对工件进行固定,因此所述工作台3包括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区和放置夹持机构的装配孔。
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纤维纺丝机
- 下一篇:一种内置密封圈的快速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