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挂式术后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785.3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凯迪;韦长元;杨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凯迪;韦长元;杨伟萍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挂式 术后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钩挂式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乳腺癌、甲状腺癌或皮瓣移植术后引流的器具有负压引流瓶及负压引流袋,其优点是价格低,缺点是负压不够,引流不充分;另一种是直接接电动吸引器,其优点是负压足够,引流充分,缺点是需电动吸引器持续吸引,耗电且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操作方便,引流充分、经济实用的钩挂式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术后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密闭的引流管袋、活塞式吸引器,结构特征是:多叉引流管1接活塞式吸引器,包含各分叉引流管2及密闭的引流管袋13的多叉引流管1、其尾端与活塞式吸引器头部3相连,位于吸引器腔11内的活塞4设有凸槽6,钩7与凸槽6呈固定连接,“Z”形活塞杆头部8与凸槽6呈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凸槽与活塞杆的连接是活动的,可以随时拆除活塞杆,减少整个装置所占用的空间;钩与筒壁间的钩式固定,使其能保持负压;由于多叉引流管的特殊设计,既能使负压传导范围扩大,避免积液,又能减轻拔管损伤。简单、经济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叉引流管示意图。
图3为活塞式吸引器示意图。
图4为活塞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负压引流装置的组件主要包括:多叉引流管1,各分叉引流管2,引流管袋13、各分叉引流管尾部12、吸引器头部3,活塞4,活塞杆5,凸槽6,钩7,活塞杆头部8,活塞杆9,吸引器壁10,吸引器腔11。
多叉引流管1接活塞式吸引器,吸引器同时充当容器,活塞有钩与吸引器筒壁固定。
多叉引流管1包括各分叉引流管头部2、引流管袋13、各分叉引流管尾部12。其柔软度适中,要求在一个大气压的吸力下不会完全压扁。图中所示多个侧口,由应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而剪成,使各叉引流管放于合适的位置。具体做法如下:侧口剪成后在其远端反折,从引流管袋推送各叉引流管头部2至侧口处,即可用弯钳把其头拉出并放到合适的位置;每一叉引流管有一个或者两个头,分别从相邻的侧口通过。距尾端附近有另外一个岔口,与引流管袋13相连;多叉引流管尾端大小与吸引器头相吻合,并与其相连。引流管袋13是完全密闭的,内容各分叉引流管尾部12。拔除各分叉引流管时,先折叠引流管袋并尽可能往引流管头部靠拢,后握紧引流管,再伸展引流管袋,引流管即随之拔出。因侧口是固定的,而拔除各叉引流管时的受力点是侧口,所以不会对新愈合的伤口造成切割伤。
活塞式吸引器为圆柱形或椭圆形,可推拉活塞,包括吸引器头部3,活塞4,活塞杆5,凸槽6,钩7,活塞杆头部8,活塞杆9,吸引器壁10,吸引器腔11。活塞式吸引器头部3与多叉引流管1尾部相接。凸槽6与钩7是固定连接,使用时先把“Z”形活塞杆头部8卡在凸槽6内,拉动活塞4使钩7能钩住吸引器的壁,从而把活塞固定好,保持腔内的负压,反向旋转活塞杆9就可以把活塞杆9拆下来了。至于压力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预留在吸引器内的空气量而实现,其最大负压为一个大气压,即完全无预留空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凯迪;韦长元;杨伟萍,未经莫凯迪;韦长元;杨伟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