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波后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617.2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军;高蕾;赵艳;周瑾;张忠让;包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烽火诺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36 | 分类号: | H04B1/7136;H04B1/00;H03H9/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后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调谐跳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短波后选器。
背景技术
随着跳频技术的发展,短波后选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通信系统中,它对通带内频率呈现匹配传输,对阻带内频率失配而进行反射衰减,从而实现信号频谱过滤功能。短波后选器一般工作在发射机功放前端,主要作用是滤除发通道噪声,提高发射机电磁兼容能力。现有的短波后选器大多采用了单片机作为控制电路,单片机的控制方式较为复杂,数据转换输出速度较慢,影响了短波后选器的跳频速度,不利于通信设备的数字化处理;另外,由于单片机在使用中要使用晶体谐振器,容易在短波后选器通带内引入噪声,影响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波后选器,有控制简单、跳频速度快、功耗低、底部噪声小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短波后选器,工作频率为2MHz~30MHz,设置在发射机内,该发射机具有控制短波后选器工作的控制装置,该后选器包括接收所述控制装置传送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接第一电子开关、第一跳频滤波器、译码器、第二电子开关以及第二跳频滤波器,第一电子开关接射频输入,其输出信号接第一跳频滤波器,第一跳频滤波器的输出通过并行的多个耦合器接入到第二跳频滤波器,译码器的输出经继电器切换后分别接至第一跳频滤波器和第二跳频滤波器,第二跳频滤波器的输出经第二电子开关接至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即射频输出,其中第一电子开关与第二电子开关之间也连接有耦合器。
所述第一跳频滤波器的输出接并行的多个耦合器,其中任一个或者多个耦合器串联有均衡器,均衡器的输出接入到第二跳频滤波器,未串联均衡器的耦合器的输出也接入到第二跳频滤波器。
所述控制电路为移位寄存器,其接收控制装置以串行通信方式传送过来的控制命令,并将其转换成并行调谐码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第一跳频滤波器、译码器、第二电子开关以及第二跳频滤波器的工作。具体是指,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3位串行码指令转换成10位并行调谐码,其中8位并行码控制第一跳频滤波器和第二跳频滤波器工作,2位并行码控制第一跳频滤波器和第二跳频滤波器的波段选择和各频段的工作电源。
所述第一跳频滤波器和第二跳频滤波器结构相同,均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组成,数字电路用于接收后选器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具体是指接收上述的8位并行码,计算谐振网络参数,模拟电路用于产生谐振频率,将特定频率点的有用信号输出,并将无用信号抑制。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结构相同,用于射频通道的选择,分别控制相应跳频滤波器各个频段的射频通道以及短波后选器射频输入与输出的直通功能。
所述译码器和继电器用于电源切换,分别控制跳频滤波器各个频段的工作电源。
所述均衡器用于改善短波后选器在全频段内的增益平坦度。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经过两级跳频滤波器的滤波后,对射频进行放大;具有大动态、高增益、低噪声的特点;
均衡器用于改善短波后选器在全频段内的增益平坦度;
本实用新型短波后选器还可包括一个壳体,用于装置短波后选器单元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短波后选器具有良好的接地和导热性能,并能减小内部电子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实用新型与现存技术相比,控制电路采用移位寄存器,优化了控制方式,提高了短波后选器的跳频速度;采用了低噪声放大器,提高了短波后选器的输出幅度;采用了均衡器,改善了短波后选器在全频段内的增益平坦度;采用译码器和继电器来分别控制短波后选器各个波段的工作电源,降低了短波后选器的功耗,减小了各频段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烽火诺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烽火诺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压作业大直径工具感应装置
- 下一篇:油井单井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