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522.0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史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搅拌制作混凝土的时候,一开始从搅拌机中输出来的混凝土并不符合要求,这部分混凝土一般都是直接被排掉;另外,目前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泵来输送混凝土,在输送混凝土前要先用水泥砂浆来湿润管道,从而避免在输送混凝土时发生堵塞管道的现象;另外,当管道发生堵塞时,要及时将管道内的残余混凝土清理掉;另外,每次在浇筑完成后,都要及时对管道进行清洗。上述这些被排掉的混凝土、水泥砂浆、管道内的残余混凝土、清洗管道流出的混凝土如果直接排放到地面上,将会速迅凝固,不但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同时还会污染施工环境,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混凝土的混凝土收集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它包括支撑架、可翻转地枢接在该支撑架上的料斗、以及用于固定该料斗的第一固定机构和/或第二固定机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插杆及插孔,该插杆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该料斗上,该插孔对应该插杆设置在该支撑架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踏板、弹簧、锁杆及锁套,该踏板的一端可转动地枢接在该支撑架上,该弹簧连接该踏板的另一端与该支撑架,该锁杆设置在该踏板的中部,该锁套固定设置在该料斗的下方,该锁杆插入该锁套中。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料斗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控制把手。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料斗的侧壁的上部设有若干排水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料斗包括可掀开的顶盖,该顶盖上设有进料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顶盖包括固定板部分及开合板部分,该固定板部分固定在该料斗的侧壁上,该进料口设置在该固定板部分上,该开合板部分与该固定板部分通过合页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料斗与翻转方向相平行的两侧壁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转轴,该支撑架上设有两个U形的滑轨,该两转轴分别收容在该两滑轨中。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支撑架顶部设有四个勾环,所述四个勾环均匀布置在该支撑架的四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料斗可翻转地枢接在该支撑架上,混凝土被收集在该料斗中,然后被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再翻转该料斗倒出,从而避免这些混凝土直接排放到施工现场,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做到文明施工。
2.这些被收集的混凝土能够收集起来集中利用,例如用于制成砖块,从而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3.该插杆插入该插孔中就可以防止该料斗在收集混凝土的时候翻转伤及施工人员,具有操作安全、结构简单的优点。
4.该弹簧连接该踏板与该支撑架,该锁杆插入该锁套中,同样能够防止该料斗在收集混凝土的时候翻转伤及施工人员,具有操作安全、结构简单的优点。
5.该料斗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控制把手,施工人员可以握紧该把手来控制该料斗的翻转角度、速度,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
6.该料斗的侧壁的上部设有若干排水孔,当混凝土过稀时,可以通过这些排水孔溢出部分水份。
7.该开合板部分与该固定板部分通过合页连接,在倾倒混凝土的时候,该开合板部分受这些混凝土的推力作用可以自动开启,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8.所述四个勾环均匀布置在该支撑架的四周,可以很方便地吊起该混凝土收集装置,并移动到指定地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中混凝土收集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中混凝土收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中混凝土收集装置的转轴与滑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100,用于收集混凝土。该混凝土收集装置100包括一支撑架10、一料斗20、一第一固定机构30及一第二固定机构40。
该支撑架10呈立方体的框架结构。该支撑架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横杆12。该两横杆12的相向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U形的滑轨122。该支撑架10顶部设有四个勾环14,所述四个勾环14均匀布置在该支撑架10的四周。这些勾环14用于供吊绳能够牢固地系紧该支撑架10,从而方便吊起该支撑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