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冲击包带连接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114.5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康士朋;任海辽;唐杰;张醒;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B64G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连接 解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载火箭的星箭连接解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适用于中国航天CZ-2、CZ-4等运载火箭的低冲击Ф937包带连接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星箭连接解锁装置是运载火箭、上面级等有效载荷运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常用的星箭连接解锁装置是包带连接解锁装置,基于可靠性、连接刚度高等优势,包带连接解锁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航天领域,是目前国内外航天器首选连接解锁方式。
传统包带连接解锁装置参见图1、图2、图3所示,通常由条带100、夹块200、分离火工元件300(一般为图3所示的爆炸螺栓)以及拉簧500、限位簧片400等组成。其中,两个条带100各自围成半圆周后使其开口相对布置,两个条带100围成的圆周内侧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夹块200,通过夹块200内侧的V型面将卫星和火箭的对接框600和700的外围同时啮合;在条带100端部的紧带柱130处通过设置分离火工元件300,将这两个条带100上对应的端部进行连接。火箭飞行前,通过拧紧分离火工元件300给条带100施加足够的预紧力,使条带100能够在对接框600和700的外围箍紧,达到可靠连接卫星与火箭的目的。
到达卫星入轨点时,控制系统引爆分离火工元件300,在夹块200随着条带100张开的同时,由拉簧500将条带100拉向火箭,此时,包带连接解锁装置在分离火工元件300的冲击力作用下产生分离冲击,实现星箭的连接解锁和分离。限位簧片400设置在两个条带100连接处的圆周外侧,用来限制条带100张开时的最大直径,避免碰坏卫星体上的其他部件。
Ф937包带连接解锁装置是指星箭接口直径为Ф930mm的星箭连接解锁装置,一般用于中型、大型卫星发射任务。分离火工元件作为包带连接解锁装置的重要部分,其产品性能会极大影响包带连接解锁装置星箭分离时刻的冲击。传统的Ф937包带连接解锁装置中使用轴向承载能力为6t的分离火工元件,其含药量高、分离冲击大。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对星箭分离冲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结构的包带式星箭连接解锁装置由于解锁冲击大,对于卫星的分离姿态和星上敏感设备及管路等影响严重,而与当今卫星发展趋势提出的低冲击要求不相符,影响了卫星技术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低冲击包带连接解锁装置的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运载火箭星箭连接领域的低冲击Ф937包带连接解锁装置,在满足Ф937包带连接解锁装置使用要求前提下,通过对分离火工元件选型进行优化,采用轴向承载能力为3t的分离火工元件替换原有为6t的分离火工元件,来降低由于包带连接解锁装置解锁而产生的分离冲击,从而减小了分离冲击带给卫星产品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冲击包带连接解锁装置,主要包含两根条带,多个夹块,和两个分离火工元件;每个所述分离火工元件的轴向承载能力为3t;
其中,两个所述条带在卫星及火箭的对接框的外围各自围成一个半圆周,以使两个条带各自的第一端相对,且这两个条带各自的第二端也相对时,通过第一个分离火工元件连接这两个条带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个分离火工元件连接这两个条带的第二端;
每个所述夹块的一侧开设有V型面,并且通过该夹块上与V型面相对的一侧与条带的内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夹块均匀有间隔地分布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带围成的圆周内侧;
通过拧紧所述分离火工元件,给条带施加足够的预紧力,以使条带能够在卫星及火箭的对接框外围箍紧,并通过所述夹块的V型面同时啮合卫星及火箭的对接框,实现卫星和火箭的可靠连接;通过引爆至少一个分离火工元件使之断裂,能够实现两个条带的解锁分离。
每个所述条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环状的空隙,在所述空隙内对应设置有紧带柱;还在每个条带的空隙位置开设有贯通的开口,在每个紧带柱上与开口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以使任意一个所述分离火工元件的一端能够穿过条带的开口及紧带柱的连接孔,实现两个条带的对应连接。
每个所述分离火工元件依次设置有连接部分,限位部分,和起爆部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上环绕开设有凹槽作为解锁时的断裂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