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061.8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G07F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售报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售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壮大、多媒体传媒产业的崛起、手机短信资讯的迅猛发展等等,人们获取信息观念的变化,大容量、便利、人性化的产品不断升级,致使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上必须有创新,这样才能跟进社会的发展,不被淘汰,同时,报纸本身利润比较低,如果还利用人工派发报纸,会增加报纸的成本,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降低成本,大量的自动售报机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成为人们获取报纸最方便的途径之一。
目前自动售报机最常用的出报方式有真空吸盘式和履带传动式两种结构形式,这两种出报方式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易出现多份叠放于一起的报纸一并被送出,因此给报纸发行商增添困扰。
中国专利文献CN2630960Y公开一种“自动售报机的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由真空吸盘式机械手、水平移动机构、垂直移动机构和活动挡板机构构成,带有真空吸盘的活动机械手以真空吸盘来取报、“跌落式”送报原理工作的,真空吸盘有效地吸起并移动每一份纸质各异版数不同的报纸,真空吸盘式机械手为一平行四边形摇杆机构,保证了取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移动机构和垂直移动机构采用带轮传动,活动挡板机构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此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虽然实现了一机多报种取报送报任务,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无形中也增加了自动售报机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容易一次吸取多份报纸,操作不灵活。
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807345Y公开一种“自动售报机的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包括搁报架以及靠外力驱动并沿搁报架纵向往复运动的推送机构,在推送机构与纸件接近的那一端装有针插部件,针插部件上具有若干能够插入纸件的插针,且插针与纸件之间的前夹角大于后夹角。该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的插针在推送时,始终能够轻插入到最上层报纸内,将该份报纸推出报箱外。而在后退时,又能轻轻快速地从下层的报纸上划过,进行下一次的推送动作。该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结构紧凑,重量轻,下面的几层报纸受到的正压力比较小,在送报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报纸的版数厚度的变化和环境湿度引起的报纸软硬度的变化带来的逐一送报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逐一送报的稳定可靠性;并且由于送报过程由一个推送步骤完成,提高了送报的速度。但是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会出现在一次送报过程中插针插入多份报纸,不能够保证推送报纸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制造成本低、送报准确的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售报机的分报机构,包括设置在售报机本体内的分报机构,所述分报机构包括储报箱、压报装置以及拨报装置,所述储报箱内部后侧设置所述压报装置,所述压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末端活动设置用于压报的压板,所述储报箱的外侧设置所述拨报装置,所述拨报装置包括用于将报纸推出所述储报箱的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连接丝杠机构,并通过所述丝杠机构的传动而使所述拨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丝杠机构上设置用于对其提供持续动力的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报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四边形板,其中三边依次垂直设置第一侧板、后侧板、第二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上平行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杆,在所述两支撑杆的末端设置若干所述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两条平行的滑行槽,且所述两支撑杆的末端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两条滑行槽,并将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外侧安装所述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母,所述丝母的一侧连接所述拨杆的一端,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报箱内,同时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以使所述丝杆进行转动,同时所述丝杆的转动转化为所述丝母的直线运动,进而所述丝母带动所述拨杆进行拨报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压板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所述压板能横穿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支座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塑复合用无胶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 下一篇:一种高清探头无损检测系统